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7月出口负增长 稳外贸措施有待加码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倪铭娅 2015-08-10 13:21: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其中,出口7.75万亿元,微降0.9%;进口5.88万亿元,下降14.6%;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倍。7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同比下降8.9%;进口9302亿元,同比下降8.6%;贸易顺差2630亿元,收窄10%。

业内人士表示,7月出口重现负增长主要受高基数和人民币汇率坚挺以及外需疲弱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稳外贸措施的落地以及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下半年出口形势有望改善,但出口回升幅度有限。预计实现全年外贸目标存在一定困难。

多因素致出口下滑

受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国际贸易陷入低潮期以及季节性因素等影响,我国外贸年初出现大幅波动,进入二季度后逐渐企稳。6月份出口月度增速“由负转正”,但7月份出口重现“负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连平认为,高基数是7月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他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每个月的出口额都高于2000亿美元,相对较高的基数将对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速产生较大影响。

分地区来看,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对主要发达地区的出口在7月份均出现显著下滑,对美国和香港的出口增速下滑幅度超过10个点。对东盟的出口也出现大幅回落,同比微增1.4%,虽保持了正增长,但距离前期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态势仍有不小差距。

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坚挺成为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称,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欧盟、日本出口下降,一方面表明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复苏仍然乏力,需求不振;同时也与人民币币值坚挺有关。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同时,对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均下降,衰退式顺差仍然较大。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7月出口下滑主要受人民币强势、美元强势导致的美国出口转内销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外部环境难言好转。从主要出口地区的制造业PMI来看,美国、香港等仍在底部徘徊,欧洲和日本虽然近期复苏势头保持较为稳定,但扩张力度仍偏弱势、复苏基础并不牢固,预计年内出口仍将承压维持弱势。

稳外贸细则落地待加快

海关调查显示,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持续下滑。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1,较6月回落0.7,连续5个月下滑。此外,结合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出口新订单指数看,三、四季度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业内人士认为,加快稳外贸细则的落地实施成为下半年出口回升的关键之举。

连平认为,下半年稳外贸仍需要政策支持,一方面要推动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的情况下,在控制好整体贬值风险的前提下,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出现阶段性贬值,降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以缓解出口面临的汇率压力。他预计,未来出口形势可能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由于去年下半年每个月出口额都高于2000亿美元,导致出口增速回升的幅度有限,全年完成6%出口增长的目标困难较大。

面对外贸稳定发展的艰巨任务,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7条政策措施,部署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目前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正抓紧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制定推进落实计划,下一步将按照文件要求,加强指导、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外贸企业减负助力,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稳外贸不是仅仅靠出台些优惠措施就能够克服的,更要立足长远,加大改革力度,将“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推广复制、自由贸易区战略等落在实处,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续航。

黄文涛表示,出口面临较大压力,稳增长还是以扩大内需方可见效。但商业银行配合政府稳基建的意愿不强,贷款需求指数也不断下行,创2004年以来的新低。这也正是近期专项建设债券绕开商业银行,让政策性银行主导的主要原因。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8%左右,7月工业增加值回落至6.4%左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