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发现次贷真相的空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琼 2015-08-10 08:24: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大空头》讲述的是一群做空美国次贷资产的人,三家小型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前点合伙公司的史蒂夫·艾斯曼和文森特·丹尼尔,子孙资本公司的迈克尔·巴里,康沃尔资本管理公司的查理·莱德利和加米·麦,还有德意志银行的格雷格·李普曼等。

为什么他们要做空次贷资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发现了次贷运行机制的真相,而“整个金融系统已经失去理智”。巴里在2005年致投资人的信中写道:“今天,选择性地做空由历史上问题最大的抵押贷款所支持的证券,就是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选择性做空的逻辑

关于次贷基础资产——低信用评分的,包括不会说英语、低收入的移民、服务人员都通过次贷拥有了昂贵的甚至好几套房子,银行发放无文件、零首付、负摊销的可调利率次级抵押贷款(负摊销意思是将借款人欠的利息转为更大的本金)。

关于模型——华尔街所使用的为价值上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模型,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是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都是偶然的。所以市场常常低估价格出现极端波动的可能性。所有的模型都是基于历史数据而要预测未来。

关于评级机构——“3A级给了所有人一个忽略风险的借口”。评级公司的数据库不提供次贷资产具体的单笔贷款的情况,只有总体的平均数。评级机构对于这些债券的后面实际是些什么东西并不比投资人知道得更多。评级模型千疮百孔,有各种提高评级的花招。

关于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华尔街的首席执行官没有能力控制他公司内部出现的疯狂的金融创新。”2007年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克不仅没有掌握他的交易员们的行动方向,甚至在交易员因次级担保债务权证单笔亏损已达90亿美元之后,都无法解释他们做了些什么。

关于金融机构的不同风格和风控——摩根士丹利出售过信用违约掉期,2007年初醒悟过来不再出售,而美联银行直到5月还仍然愿意以低价出售。做空者认为“美联银行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美国国际集团金融产品部通过提供违约保险,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敞口,贝尔斯登被认为是“华尔街上最令人痛恨的公司,以其对竞争对手的意见充耳不闻而出名”。难怪美联银行、贝尔斯登在危机中失败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如果不是被政府施援一样会破产。

关于监管者——2003年,巴里在给投资人的信中,就认为格林斯潘信誓旦旦地说住房价格不会以全国性的规模向泡沫靠拢是荒唐的;2005年巴里写道:“资产泡沫只有在破灭以后才能被认识到的想法是荒谬的。在泡沫开始膨胀的时期,其实存在很多可以识别它的具体指标”(比如泽尔曼提出衡量住房价格的简单方法就是看住房价格的中位数与收入之比,历史上看,这个比值大约为3∶1,到2004年,全美范围内为4∶1,有的城市达到10∶1)。2007年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还在说次贷问题的影响好像被控制住了。2007年7月,伯南克还说次贷市场损失不超过1亿美元。艾斯曼认为,格林斯潘甚至都不值得他藐视,是美联储历史上最糟糕的主席。作者写道:“管理华尔街大公司的人不懂自己的业务,监管者显然更不懂。”

正是这些问题,导致次贷资产支持证券没有正确的定价,才给了空头以看空的理由和做空赢利的机会。

金融界警示录

《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曾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然后他选择辞职成为一名作家,讲述华尔街的故事,“而不是依旧生活在故事当中”。他在1989年出版了成名作《说谎者的扑克牌》。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华尔街贪婪、虚伪的反感,将看似高大上的华尔街真相坦露在世人面前。

写次贷危机的书有很多,视角各不相同。读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峭壁边缘》,会让人觉得美国政府、监管者殚精竭虑,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才把金融体系、经济体系从峭壁边缘拉了回来。刘易斯则认为,他们有监管不力、没有掌握美国金融体系内部真相、在风险开始暴露时还继续为市场唱多的责任,“应对金融危机的那帮人,就是没有能够看到危机来临的同一批人。”罗伯特·希勒《终结次贷危机》中也认为,商界及政府的领导人不完全清楚次贷危机酝酿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既不知道怎样处理这种局面,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新金融体制来对此进行必要的管理,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泡沫(早先的股票市场泡沫也对此“贡献”颇多)造成的心理恐慌。真的除了空头们就没人察觉危机的到来吗?亨利·保尔森说,在2006年他就在担心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信贷泛滥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太长时间,信用违约掉期合约透明性的缺乏和令人震惊的增长速度令他寝食难安。为什么高智商的华尔街愚蠢到对这么大的风险视而不见呢?刘易斯认为,原因是“这个行业内部的绝大多数人都被利益蒙住了双眼,因此看不到他们制造出来的风险”。

《大空头》是一部金融从业者的警示录:对任何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一定要以穿透原则,穿透到底层资产;不要以创新之名忘记基本的信贷原则——把钱贷给有还款能力和有还款意愿的人;不要盲目信赖模型,不要忘记模型依赖于假设、将模型完全建立在乐观的假设上(依据美国过去60多年的历史数据,假设未来美国房价也不会大幅度下跌,但他们有意还是无意间忘了:1929年之后的大萧条期间,最低时房价比高峰下跌了90%,约一半的房贷违约。《终结次贷危机》则说1925年到1933年期间住房价格下跌了30%);要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华尔街债券交易员等各类人员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的收入,使他们只看到眼前的盈利;金融机构管理者、监管者要能够真正理解金融创新、交易的实质风险;金融创新不能脱离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金融市场的运作更加有效。现在同样的创新精神被用于相反的方向:通过把风险复杂化来掩盖风险。”)

当然,次贷资产证券化的问题,是人和机制的问题,而不是工具本身的问题。华尔街的名言:智者开头,愚者结尾。资产证券化是一个伟大的金融创新,但金融创新常常被滥用。资产证券化资深专家扈企平曾说,资产证券化对美国经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成了自身成功的受害者。但市场底部是验证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失败的最佳时点,未来会走向更透明、更自律和更严格监管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产证券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走过40多年,头三十多年没出现大问题,金融危机后也逐渐复苏,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乱而后治,危机是改革的起点。金融危机后,美国有很多反思、研究和调整监管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出台多德-弗兰克法案,也是为了解决书中讲到的这些问题,从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风险自留、信用评级要求到如何避免“大而不能倒”、改革薪酬制度等。

刘易斯一贯描述的是华尔街的阴影面。批评者的存在当然是进步的重要动力。不过如果只看他的书,简直都要对金融业灰心失望了。推荐读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对冲一下,挽救对金融业的信心。希勒教授说:金融危机后,“就算真正严于律己、品行端正的金融从业者也被民众视为卑劣的小人。”希勒虽然也指出了金融业存在的问题,但更多地阐释的是金融积极的力量,认为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持,而且有充足的潜力帮助塑造一个更和谐、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金融民主化是走向平等社会的必经之路,而银行业民主化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希勒认为,“金融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它应该一方面促使人类更有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成为辛勤劳作者必得的成果”;“我们所做的全部金融安排,都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排除取之无道或一夜暴富得来的财富,让真正通过实力赚取财富的赢家留有获得尊重的空间”;“要彻底解决次贷危机揭示出来的这些经济问题,需要我们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在考虑有效的风险防范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去促进现代金融技术创新”。

如何避免《大空头》里金融业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重演,如何让金融帮助塑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是需要所有金融从业者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大空头》,(美)迈克尔·刘易斯着,美国2009年出版,何正云译,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版。

(作者周琼,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编辑:马春园,如有意见或线索,请联系macy@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