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华平第二大板块了。”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总裁黎辉如是说。华平投资以私募股权投资作为唯一业务,目前已向全球35个国家的72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了500多亿美元。
自1994年开始在华投资以来,华平在中国市场投资了9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华投资总额约为55亿美元,投资企业包括中国华融、神州租车、宝钢气体、红星美凯龙、孩子王、美中宜和、58同城、口袋购物等。
华平亚太地区的掌门人黎辉早年曾先后任职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操作过新浪以及亚信等企业的上市。8月,黎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详细介绍了其在华业务的投资逻辑,并分享了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观察。
20%资金投向中国市场
2015年3月,有境外媒体报道称,华平正在进行新一期120亿美元全球基金的募集,时距华平私募股权11号基金宣布完成募集不足两年时间。
《21世纪》:华平近年在中国地区的投资节奏是怎样的?正在投资的华平11号基金,投向中国市场的资金占比和退出情况如何?
黎辉:华平长期坚守的理念是跟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利用我们的资本和资源共同打造长远的、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一起把企业做强做大。
华平在中国的投资规模、收益和项目退出规模不断上涨。近几年来我们每年在中国的投资大约是10亿美金左右。总体来说,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节奏和规模都在往上走。
我们现在正在投资的是华平11号基金,这只基金总规模为112亿美金,其中大约20%的资金投资到了中国市场,在中国的投资相比在前几只基金中的占比大大增加了。
过去10年来,我们在中国投入的项目所带来的回报是高于我们全球投资项目的平均收益的。尤其是11号基金在中国投的回报率比前几个基金在华表现更好。
《21世纪》:华平每年在华披露的项目基本是5个左右。在众多VC和PE纷纷追逐热点进行投资的时候,华平如何能保持冷静的去做投资?
黎辉:其实我们每年投资项目并没有固定的数量限制或目标,也并非每笔投资都会披露,我们会非常谨慎的对待每一笔投资。中国的PE市场每两三年就有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比如原来的人民币基金、现在的“互联网+”和新三板。凡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就能够生存下来、发展下去,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炒作就会变成泡沫,会有破灭的一天。
对华平来说,最重要的是坚守企业的核心价值,发现好的商业模式、找到好的管理团队,通过我们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做出一个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我们在被投企业的参与和管理还是比较全面的。
投资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在寻找投资人的时候,想寻找的不仅仅是钱。他们真正想找的是能够长期和他们一起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合作伙伴、能够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伙伴。
《21世纪》:我们了解到很多关注中国市场的美元基金都在积极筹备成立人民币基金,华平会有这方面的意向吗?是否计划在全球基金的基础上,成立专注中国市场的美元基金?
黎辉:人民币基金一度非常火爆,我们也一直在观察。我们现阶段还是着重把美元基金做好,人民币基金暂时还不是优先考虑的事情。
成立专注中国市场的美元基金是有可能的。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会在华平全球基金的大框架下来做。华平一直遵循全球性基金的模式,在全球范围之内的投资都来源于同一只全球性基金。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大家在全球范围之内的利益能够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调动全球的资源和经验。华平的独特优势就是能够将全球化的平台和各个地区接地气的投资团队结合起来。
全球平台和当地团队的结合让我们既能够充分调动全球的资源、品牌、网络,为我们的被投企业服务;本土化的团队又可以实现高效的决策流程,在区域市场和商业模式的理解上更具敏感度。如果做中国基金的话,也不会脱离全球基金架构的设计,作为全球基金的伴随基金,从而能够延续我们的模式。
做增长型的投资者
华平是增长型投资者,积极参与被投企业的管理、与被投企业关系紧密。在投资后,会与被投企业共同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布局,这一策略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
《21世纪》:根据华平的观察和分析,2014-2015年全球范围内有哪些新的投资趋势和投资机会?这些全球趋势和中国市场有哪些结合点?
黎辉:从华平的角度,首先,能源领域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的,随着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些资产的价值已经回归到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第二,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和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美国、欧洲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很好的机会。
第三,健康服务领域。特别是伴随医药和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如干细胞、基因等技术,将有很多新的投资机会。
第四,TMT领域。在这方面,中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1世纪》:2014-2015年,中国市场涌现出了哪些新机会,华平是如何跟进的?和被投企业的在对外投资上的合作怎样?
黎辉:华平过去十几年在中国的投资基本上还都是遵循着大的趋势,以消费升级、经济转型为基础的大前提。其中,我们深耕了几个行业,包括消费、零售、物流、TMT、金融、医疗、清洁能源和环保、房地产等。我们在这些领域里都有专职的团队来关注,我们在这些领域已经建立起生态系统和人脉关系。我们一直沿着这些领域在深耕,不断更新和把握每个垂直领域里的细分机会。
华平是增长型的投资者,知道怎么样去跟团队共同成长,所以我们和企业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投一个企业以后,会跟着企业一块做上下游的布局。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行业更了解、对团队更了解、对上下游的产业链也更了解,投资的风险也会降低,投资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21世纪》:消费零售、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和能源领域,具体有哪些投资机会?华平在这些领域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黎辉:消费和零售领域是现代服务业带来的机会,包括我们投资的神州租车和它衍生的优车科技(注:神州专车的运营主体公司)、安能物流、e代驾等。
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繁荣与中国一些发展滞后的线下服务业相叠加,使得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非常迅速。这方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跟中国的爆发力相比,而且中国也创造出了很多非常独特的业务模式、很大程度上是领先于全球的,比如华平所投资的e代驾、口袋购物、优信拍等。
健康医疗领域有它的发展周期,从最早投医药,到投器械,到现在投很多相关的服务。比如美中宜和、伊美尔等。
金融也有很大的机会。一方面金融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都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比如互联网金融、P2P的模式。另一方面监管层面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和调整,希望改进金融体系的效率、增强市场对风险定价的能力。这些变革也带来了很多金融行业的机会。比如华平投资的华融,同时这也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
在能源领域,对我们来讲最主要是抓住能源结构改变带来的机会。比如亚美能源、华成燃气等。
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有金融市场化的改革,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企业多层次融资渠道的建立、上市公司在投资并购交易的参与是大势所趋,市场将真正发挥长期资源配置的作用。
《21世纪》:华平如何分析中国企业回归资本市场的现象,这是一种阶段性选择,还是将成为一种大的趋势?
黎辉:新三板是完全市场导向的市场,没有过多的行政监管、基于透明的信息披露标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尝试,代表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方向。
完全市场导向的市场往往需要多个市场周期的验证和演进,逐渐实现价格到价值的回归。A股市场当时的火爆带动了新三板市场,但只要你给它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没有过多干预的环境,尽管会有一定的波动,最终一定会实现价值回归。
长远来讲,希望经过这样的洗礼之后,新三板市场对企业估值的判断能够趋于理性、趋于市场化。
《21世纪》:市场有一种声音,新三板扮演了C轮、D轮投资人的角色,上市企业更多进行投资和并购也和PE/VC产生了一定的竞争。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黎辉: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企业等于在新三板完成了C轮、D轮,甚至更早一轮的融资,这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里是正常现象。至于哪些估值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市场会做出选择。要从比较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事。
尽管新三板希望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有些企业和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并不太适合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要给市场一个时间,慢慢去梳理、判断。从一个比较长远的市场来讲,有些企业或业务模式可能不太适合由资本市场去承担风险。
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来接盘、收购一些企业是正常的,也是我们退出的一个常规渠道。我们非常乐意看到这种交易发生,但希望它是以一种可持续的、理性的方式发生,而不是以炒高估值为目的。
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和成熟,需要有金融市场化的改革,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企业多层次融资渠道的建立、上市公司在投资并购交易的参与等等多个维度的发展,市场自然也会做出理性的判断。
《21世纪》:2015年中国市场出现创业企业纷纷拆除VIE结构,试图回中国市场的现象。华平如何分析这一市场现象?企业在思考是否回到中国资本市场时,应如何决策?
黎辉: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以中国业务为主的企业,它的首选上市地点应该是在中国,因为它的客户在这里、市场在这里。能不能实现这一点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能否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市场监管能否更加去行政化和市场化、资本市场相关的体制是否健全等等。
只有让市场真正发挥长期资源配置的作用,中国企业选择回归才可以有长远的、可持续和内在的逻辑。如果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能够持续推进,建立一个真正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的资本市场,不光是拆VIE架构,整个红筹回归都会越来越多,因为这是符合长远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有坚实的业务模式和长远的企业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去选择应该到哪里上市。(编辑 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