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新股资讯 - 发行上市 - 正文

全球市场告急 机构忧虑传导实体经济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全球股市、汇市及商品市场在出现一周的深度共振后,8月24日延续此前态势,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原油等大宗商品跌幅超4%,美元指数一度跌幅2%。数据显示,资金在加速撤离风险资产,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同时出现资金撤离,一周规模达到83亿美元,与此相反,避险资产则出现资金流入,国债基金和货币基金资金流入超过100亿元。中国市场仍是全球市场稳定的柱石之一。

核心摘要

IHS Global Insight驻新加坡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是最后一个仍然有弹药来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国家央行。中国政府也有采取更多财政刺激举措的空间。”

本报记者 张涵 朱丽娜 北京 香港 报道

在上周(8月17日至21日,下同)全球股市流出83亿美元后,“黑色星期一”来得更加猛烈,包括A股、欧股和美股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均经历了2008年后的最大跌幅。

8月24日,A股市场再度出现深度下跌,上证综指全天大跌8.49%,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逾2000只个股跌停。亚洲股指陷入两年来低谷。

欧股受到亚洲市场影响,低开后跌幅加大,截至发稿时间,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跌幅超过7.8%,刷新2008年10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股开盘前,继道指期货暴跌700点后,纳斯达克100期货9月合约暴跌5%,触发熔断机制。随后,道指期货和标普500期货也纷纷“跌停”,触发熔断机制。

而当日美股开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扩大跌幅至6%,跌逾1000点,创雷曼兄弟倒闭以来最大。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开盘已然下跌8.37%,报4312.19点。不过,随后美国三大股指出现反弹缩小跌幅。

股市之外,大宗商品市场一片惨淡,大量资金从权益市场流入货币基金、国债等避险资产。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跌破2%,为4月份来首次。

截至发稿,WTI原油盘中跌破39美元/桶,跌幅超过4%。布伦特原油大跌4.66%,至43.34美元/桶。

“全球股市深幅调整,专家们多方研判诱因。自从中国央行宣布人民币贬值以来,投资者一直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瑞银全球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指出。

资金撤离风险资产

从上周开始,市场开始使用“投降式抛售(capitulation)”来形容全球股市。

EPFR数据显示,全球股市在8月19日结束的一周资金流出规模高达83亿美元,为15周以来的最大规模。

其中,新兴市场出现近53亿美元资金净流出,连 续六周资金净流出,也是五周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撤离。发达市场也出现 29.4 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五周以来首次出现资金撤离的情况。

在新兴市场股市今年已下跌15%的同时,多个国家货币兑美元创多年来新低,货币贬值幅度在3%以上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高达17个。

受到全球市场影响,24日,晚间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美元指数跌穿93,日内跌幅近2%,刷新两个月低位。欧元兑美元升至1.1714,创1月中旬以来新高;美元兑日元跌至116.18,为1月16日以来新低;澳元兑美元跌破0.72,创2009年4月以来新低;纽元兑美元跌破0.62,创年内新低。

Mark Haefele还表示,美国经济数据差于预期、全球需求减少导致油价持续下挫至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以及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宣布下台及提前举行大选引发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的避险情绪不断升温。

股市之外,前德意志银行及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前交易员李良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目前市场的很多反应已经和金融危机前显示出相似性。

原油合约在连续8周走低后,上周继续下跌3.5%。这是自1986年原油价格连续10周下跌以来,下滑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跟踪22种大宗商品价格的彭博社全球商品指数跌至本世纪初曾出现的水平。基准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每吨56美元,还不到2014年1月曾达到的每吨140美元的一半。

数据显示,共同基金中的现金比例在过去70个月中的 69个月已低于4%。在最疯狂的2000年的互 联网泡沫中,都高于现在,位于4.2% 。

从债券来看,上周,美林垃圾债指数的回报率一日暴涨 3%至16.18%,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快。其他债券指数的利率也跟随上调。

全球增长阴影

“过去几个月以来,我们一直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是造成环球市场抛售的根源。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这表明市场认为全球各大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并未能刺激经济持续增长。”阿联酋第一大银行阿布扎比国家银行首席投资官Gary Dugan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法兴全球经济主管Michala Marcussen曾指出:若股市、债券、商品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遭遇进一步打击,那么所有市场将显著下跌,接下来将会出现“违约、资产抛售,价格下跌”的自我实现式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可能是经济衰退。

评级机构穆迪在8月18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G20(20国集团)今年的GDP增幅将从2014年的2.9%下降为2.7%,2016年可能上升至3%。这些增长的预测仍低于G20在金融危机前的平均增长速度,穆迪预计,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20,未来5年恐怕难以再现危机前的平均增长水平。

穆迪高级副总裁Marie Diron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以及欧洲和日本的复苏,均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放缓、拉丁美洲的低迷增长甚至衰退的冲击,目前只有俄罗斯从衰退中稍有恢复。中国资产价格大幅或长期的修正,将可能是导致G20增长表现低于预期的其中一个风险因素。”

穆迪预测,今年中国GDP可能维持6.8%左右的增速,明年增幅则下降至6.5%,接下来几年一路滑向6%。近期人民币贬值迄今似乎对其经济没有明显影响。

同时,他指出,这种避险情绪将会消退,发达市场的股市将会回归上行趋势。“尽管一些新兴市场的表现持续疲软(尤其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但是欧美的国内驱动因素并未显著恶化,我们预计这些发达地区的经济仍在成长轨道上。如果市场情绪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各主要央行将会随时伸出援手。”

期待央行行动

市场的反应令市场开始担忧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梦魇会否重演。

“当前的情况跟1997-1998年非常相似,货币暴跌可能会引起股市、债市的剧烈波动,这些波动会引起投资资金的撤离,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表示。

中信期货宏观研究员朱润宇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货币高估,导致集体崩盘,并被国际游资利用,短期的大幅贬值冲击了其经济和金融系统。

当年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并不雄厚,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外汇储备,相较于GDP的占比都有明显提升,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目前抵制危机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只要汇率不是出现闪电式贬值,对经济的影响将有限。

24日晚彭博援引IHS Global Insight驻新加坡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是最后一个仍然有弹药来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国家央行。中国政府也有采取更多财政刺激举措的空间。”

然而,高盛认为,市场要企稳或是反弹,需要的是更多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数据,而不仅仅是政策消息的公布;对中国而言,仍需要有六周的时间。高盛指出,从以往的估值低点来看,短期内亚洲股市或许还有15%的下跌空间。高盛将其对MSCI明晟亚太(不含日本)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下调12.5%,至455点。

Gary Dugan向本报表示,投资者可以在日本、印度股市中寻找机会,这两个市场在今年剩下的时间会有不错的表现,目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最安全的债券市场,其中首选美国国债和德国国债。

(编辑:张星,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请联系:zhangxing@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