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将于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服务业发展有望更进一步。
“‘十三五’服务业指标调高是肯定的,甚至可能调高6、7个点。”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院长助理夏杰长在分析“十三五”的服务业比重时说。
根据此前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是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比“十一五”末的43%提高4个百分点。实际上,2014年服务业比重就已经达到48.2%。
导致如此的原因,夏杰长分析与工业放慢,特别是制造业放慢有关,这使得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而“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的主要动力转为服务业,其比重将增加更快。
服务业增速发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服务业的增长,可能要比“十二五”大幅调高,几成定局。
不少专家认为,“十二五”末的2015年,可能会提前完成原定的2020年50%的目标。
200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但是,2014年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了48.2%,到了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比重达到49.5%。因此,不出大的意外,2015年服务业比重超过2020年目标50%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姜长云认为,2020年的服务业指标提前完成是可能的,目前服务业比重提升,主要是第二产业放缓导致的。“但是服务业发展的稳定性还不好说。”
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此后工业和第二产业持续放慢,到了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8.1%,工业增速只有7%,导致第二产业增速只有7.3%。
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继续加快,增速为8.4%,但是第二产业增速只有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3%。
对此,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认为,“十三五”时期服务业比重继续提高是一个趋势,原因是工业成本在提高,很多制造业在外移,原先规划的2020年目标肯定要提前实现。
“下一步服务业发展快不只是趋势,也对居民生活有利,比如生活性服务业发达,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福利。”他说。
服务业促制造业转型
而考虑到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经济的贡献逐步提高,未来的目标也需要调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认为,从全局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发展,我国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占GDP的比重仅为15%左右,同发达国家有1倍以上的差距,由此掣肘了“中国智造”进程。
他建议,“十三五”时期要努力实现服务业产业结构两位数增长;服务业规模实现倍增,从2013年26.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0万亿元左右;服务业占比从2014年48.2%提高到2020年5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5%提高到30%-40%。
夏杰长认为,“十三五”服务业比重比“十二五”提高到六七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十三五”时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兼顾生活型服务业的快速增长。
“通过新的技术催生新的业态增长,对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他说。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工业生产的一些服务行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广告研发、会计等。生活性服务业一般包括文教卫生、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住宿等行业。
目前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互联网技术的促进下,都在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务产业研究部专家俞华认为,下一步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仍会迅速发展,国家有望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引导,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技术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成本,比如互联网叫餐、家政免除了门店费用,这使得综合成本降下来了。“最后服务业价格也低了,发展会更快。更多的行业会实现线上线下的服务结合。”他说。
(编辑:耿雁冰,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dingjun@21jingji.com;gengyb@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