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六十五岁的以色列导演阿莫斯·吉泰被称为“记忆建筑师”。出生于海法的他,曾是一个满世界跑的“流浪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建筑,又在巴黎开始导演生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他保持着多产勤勉的作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对犹太人身份与种族问题的拷问与反思……
随着国际名声日益增长,阿莫斯·吉泰开始了与包括朱丽叶·比诺什、汉娜·许古拉、娜塔莉·波特曼在内的欧美重量级演员的合作。可是,即便在最为出名的《撤离加沙地带》中,他仍旧没有放弃极端风格化的影像表达——松散连缀的片段、情绪游移的主人公都让电影变得不那么令人亲近。阿莫斯·吉泰镜头敏锐地捕捉政治、宗教冲突带来的心酸与痛苦,并用一种先锋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黑夜与大风成为其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配置,多种语言的混杂也好像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投向历史的深渊。
阿莫斯·吉泰拍摄于2014年的《蒂斯莉》(Tsili)亦是这样一部作品。电影根据阿亥隆·阿培菲德(Aharon Appelfeld)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阿亥隆是以色列著名作家,也是坚持用希伯来语创作的作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位。1932年,他生于罗马尼亚一位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八岁时进入纳粹集中营,后他设法逃脱,辗转到达以色列。战后,他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并尝试写作。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中,他用文字讲述亲历的犹太大屠杀往事种种。2005年,他以自身经历为蓝本的作品《人生故事》获得了法国美第奇文学奖和德国奈莉·萨克斯文学奖的双重褒扬。
在阿亥隆·阿培菲德的小说中,蒂斯莉是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单纯女孩。1942年,当整个东欧被反犹浪潮侵袭之时,她与自己的家人失散,躲进森林,从临近的村里获得少得可怜的食物,在这个残酷世界中,苟延残喘地期待光明。刚从集中营逃出生天的马雷克,成为这片森林的又一位闯入者,两位同病相怜的陌生人的生命由此产生了交集。小说没有正面处理大屠杀的历史,黑暗的记忆却如同挥之不去的幽灵,时刻都徘徊在叙事的字里行间。
长久以来处于“离散”状态中的阿莫斯·吉泰无疑在作家的文字里找到了共鸣,他对《蒂斯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影像再创造,却在风格上忠于阿亥隆·阿培菲德小说的深沉与悲恸。电影开始于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肢体表演,身着白色长裙的女性在犹太小提琴手阿莱克斯·考契科夫的伴奏下,舞蹈于全黑的背景前。这个场景让人想起德国舞蹈家皮娜·鲍什用肢体诠释的女性情愫,继而将观众引入一个无时空的抽象空间。然而,历史无情,战争如同无形的大网将个体裹挟,电影正片的第一个画面随即切入一处阴郁的乌克兰森林,独自逃难至此的蒂斯莉如同惊恐的小兽。孤独感在夹杂的雷鸣与枪炮声的背景音衬托下升腾,阿莫斯·吉泰捕捉蒂斯莉默默无语的求生。电影并不急着向未阅读过原着的观众交代来龙去脉,直到第十五分钟才出现首句对白。与留白相互配合的,是跟踪蒂斯莉劳作过程的长镜头。耐心的镜头颇具达内兄弟的风范,时而远远观望,时而推近到极致,似乎下一秒就要进入主人公的皮肤当中。阿莫斯·吉泰颇为先锋地启用两位女演员来扮演蒂斯莉,并让她们在一场戏中相遇。“孪生女主角”的手法,暗示时光流逝,使得电影得以更传神地以八十六分钟的体量表达经年累月的艰辛。
电影亦未把难民马雷克的出现处理得太过戏剧性,他仿佛一个从天而降的生灵,从森林深处匍匐而来。在随后的剧情发展中,两人经历情感的波动,互生亲密之感。对于这一部分,导演稍显力不从心,虽然背景音中的炮火声源源不断地传来,犹太难民背负的巨大心理创伤与绝望之情却被过于形式化的诉求冲淡,并未体现小说中原有的张力。电影的尾声舞台效果强烈,并逐渐将剧情推向高潮。在这里,幸存者们登上了前往巴勒斯坦的小艇。他们随即出现在一个临时医院的固定镜头中,仿佛等待唤醒的灵魂,一动不动地在平静的光线中凝固成塑像。电影的第二个尾声,则是一段跃动的黑白影像,彼时真正的幸存者们在镜头前露出疲惫的笑容,孩子们围着镜头奔跑打转,仿佛一点儿也不为未来操心。
虚构与真实的拼贴,诗意与残酷的并置,阿莫斯·吉泰并没有对大屠杀进行正面展示,这段历史中的种种痛苦,已然反映在难民身上的每一处泥垢与血痕之中。相反,他用另类甚至带有私人痕迹的视听表达,重现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拍摄于一年前的《蒂斯莉》,被安排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当口上映,显然用心良苦。近年欧洲影坛,不少电影都涉及历史反思的主题,并都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瑞士导演巴贝特·施罗德在2015戛纳电影节带来了他最为私人的一部作品,情节参考了其母亲的真实经历:一对房东与租客在西班牙伊维萨岛上偶然的相处,牵扯出历史深处被时光灰烬掩盖的伤口。在二战记忆的阴影下,逃离的人们选择遗忘,施罗德在地中海小岛上通过一对忘年交的相识、相知,不缓不急地记录这一挣扎的过程。同样在戛纳电影节上面世的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则可谓近来最为新鲜的影像尝试,以近景跟踪拍摄的方法,精准地表现集中营地狱般的环境与个体的无辜挣扎,在快节奏的人性拯救之外另辟蹊径,用“慢电影”揭开历史的伤疤。(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