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激战云时代 “to B”企业蜂拥触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阮晓琴 2015-09-10 08:42: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7月29日下午,用友大厦一楼大厅。只见舞台展板上,红底白字的“we are 企业互联网”字样特别显眼。200多家媒体把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这里是用友网络与阿里巴巴全面战略合作的发布会现场。当日,用友网络股价被拉至涨停。

2013年有“企业互联网元年”之说。自那年起,用友网络凭借亚洲地区最大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的资源优势,一直被各路分析师视为未来互联网金融龙头而全力推荐。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从23元攀升到最高74元,涨了2倍多。

相比“to C”,开拓企业级用户的“to B”端互联网化在把握企业需求、资源积累等诸多方面门槛较高。最近两年,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拓宽,企业互联网终于生机再现。

云计算时代转型“网”事

2013年以来,IT服务、软件开发和计算机设备领域,共发生577起并购、重组,平均两天不到就有一起

“用友网络”改名前叫“用友软件”,最早是财务软件提供商,成为细分领域老大后通过并购进入ERP管理软件领域,并再次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2010年,公司发布云计划战略,转型互联网。今年6月28日,用友网络在京举办了《融合开放移动互联——用友网络惠商云平台及应用体验会》,并发布了用友企业级互联网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惠商云上线,以全面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7月29日,用友网络 “牵手”阿里巴巴,由后者为“惠商云”提供云计算的技术支持。

用友网络副总裁杜宇在演讲中指出:“惠商云是企业级互联网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大中型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重要利器。”

由此,用友网络发布了一系列基于惠商云平台的企业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包括IUAP应用平台和细分应用产品企业+、友联、微联、电商通、“工资+”和工作圈等。

从卖软件到提供互联网服务,用友网络顺应了IT行业革命性变革,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读懂用友网络转型,需要先了解IT界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领域。伴随着这几大技术革新,互联网化成为企业转型的大势所趋。

2007年,在google、IBM、微软和亚马逊的不断推动下,云计算技术问世并走向成熟。有人称,云计算是IT产业继PC、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新浪潮。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以便利的、按需付费的方式获取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云计算基于互联网架构打造,推动大量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是其中代表。云计算使得海量数据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从而带动了经营分析和决策优化,开启了精准营销和基于用户偏好的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进一步为网络化插上了翅膀。以手机为例,一位做手机销售的朋友曾这样解释苹果和诺基亚的差别:诺基亚就是一款电子产品;但苹果手机就是一台电脑,它有电脑硬件cpu、存储,也有操作系统等软件。

2008年7月,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正式推出。截至2015年3月份,苹果Store 的App总数达155.49万个。

手机移动端的海量应用,为互联网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天地。截至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基于云计算的特点,IT产业各个互联网服务商、一些软件企业和下游应用厂商,纷纷开始部署云计算,试图尽快将其传统的基于数据中心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向云计算平台移植。用友网络就是其中之一。

7月16日,记者从国金证券召开的软件互联网论坛上了解到,A股市场上,软件企业转型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在to B领域。由于专业性等原因,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一直难以突破B端应用市场,从而为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软件企业、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留下了宝贵的市场空间。部分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多年、理解行业、客户资源多的软件企业向平台型、服务性企业转型非常有优势。

用友网络三年前实施云计划,旗下第三方支付畅捷通去年在中国香港上市。作为一个拥有200万企业客户的企业,其以支付为互联网金融的入口,加上互联网金融平台友金所在P2P等热点领域发力,前景被业内看好。

中科曙光和浪潮软件也在布局云计算、互联网。中科曙光云计算负责人、董秘聂华告诉上证报记者,公司云计算正在向应用层渗透,前不久定增开发环保监测软件,就是为产业互联网服务。

在今年5月北京云计算大会上,浪潮软件租下了一个很大面积的宣传展位。公司采用“平台+应用+服务”的设计思路,去年底推出的iMai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面向集团企业电商、垂直行业电商、供应链电商、农产品电商等领域,平台以B2B为核心,兼顾B2C帮助企业减少“信息孤岛”,打通供需关系产业链条。

银之杰现主营业务是为银行提供客户信息化服务、票据影像化处理等。2013年公司转型互联网金融,两年中银之杰已经收购布局了征信、支付、保险、电商等业务。

云计算、大数据时代,IT行业和传统产业加速利用资本市场,转型互联网。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IT服务、软件开发和计算机设备领域,共发生577起并购、重组,平均两天不到就有一起。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选股董事长易欢欢认为,互联网进入深化阶段,即从个人到社群,到产业链,到平台,到生态;传统IT企业以往的业务模式告一段落,必须提供新的价值模式;许多在垂直领域如橡胶、交通等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具有建立新互联生态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把线下和线上匹配,实现数据采集、运用、变现和营销,实现交易边界成本为0,因而影响力巨大。

电商是企业互联网化进入缺口

在“B to B”领域,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京东无一攻克,因为“to B”在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企业互联网化,电商成为一个最好的进入缺口

2000年左右,虚拟电子商务还不被人信任。那些年,大到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轻纺城,小到嵊州领带城,都在打着电商的算盘。然而,虚拟网络交易,货款被人卷款而逃成为业界最担心的事。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即买家的货款是先打到支付宝,收到货物满意后再通知支付宝付款给卖家。支付宝问世为阿里淘宝成功立下汗马功劳。2013年6月,余额宝推出。余额宝是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 也是天弘基金为了连接淘宝而直连的货币基金产品。2014年,余额宝规模最大时达到5741亿元,天弘基金也一跃升至基金规模第一位。

阿里以电商起家,虽然最早打的是“B to B”的牌子,但B端一直没有在线交易,最终淘宝在C端为其占天下。阿里商业盈利模式也从收取摊位费,扩展到以支付打开互联网金融缺口,今年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在天弘基金增资扩股后获得51%股权。

阿里电商的成功,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让做着电商梦的创业者看到希望。尤其在“B to B”领域,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京东无一攻克,因为“to B”在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企业互联网化,电商成为一个最好的进入缺口。

钢铁率先成为大宗商品电商突围者。上海钢联2000年成立之初就想做电商,但多次试水无果后,公司把战略转向发布行业资讯,吸引行业广告,2011年实现顺利上市。一直到2013年大宗商品电商突然有了起色。12月,上海钢联网上日交易量破万吨。2015年,上海钢联最高日结算量达到6.65万吨。在线交易是电商至关重要一环。实现在线交易,可以说是电商开启商业模式的第一步。

建立交易闭环是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的理想,即全面介入交易、仓储、物流和结算交割各服务环节,进而为企业提供在线金融服务,包括小贷业务、保理业务、钢联宝、基金销售等等。为此,上海钢联在全国各地布点建仓储铺物流,并向央行申请支付牌照,小贷和保理业务也在推进。

上海钢联不是传统企业产品销售环节电商化的孤例。钢铁领域已有200多家企业涉足电商,宝钢电商、五矿电商,都成了一把手挂帅工程。

其他领域,煤炭领域的瑞茂通,有色领域的上海有色网,化工领域的志商网,农资电商诺普信……

不过,电商很不好做。一则为了流量获得竞争主动权,电商平台对交易端不收费,而是寄希望流量足够大后,增值服务(比如提供融资服务)能收费;另外,经济下行背景下,商品价格不断创新低,自营越多亏得越多,企业资金压力很大。但为了把流量做得足够大,许多企业得撑很长一段时间。一旦资金跟不上,很可能资金链断裂,互联网企业倒闭屡见不鲜。变卖、上市、融资……电商领域类似故事从未断过。

监管环境生变

支付新政实施后,未来支付机构的“互联网+”道路将迎来一定考验,进而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需求当中,金融需求是痛点。企业互联网服务,最吸引企业的是金融服务。比如前两年,钢铁界曾经出过多起钢贸商重复抵押骗贷事件,侧面说明企业金融需求。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互联网想学习阿里巴巴打通流量后,以金融服务等赚钱的商业模式;有的更是直接上马互联网金融。提供金融服务几乎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希望以此提高触网企业的黏性,实现盈利,具体方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保理、小贷……

盛屯矿业主营业务是铅锌开采。今年4月,旗下子公司雄震信息更名为“盛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雄震信息未来将努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等开拓供应链管理、电子支付、金属商品线上交易中介、金融产品组合设计等服务。P2P、第三方支付都有所涉略。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环境在今年出现变化。马云当年能做成的事,现在可能不那么好做。

7月18日,央行等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使得互联网金融正式脱离“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三无局面。在此基础上,7月31日,央行发布了细则之一《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对综合类支付账户、消费类支付账户分别规定了年累计20万元、10万元限额,对不同安全级别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分别设置了单日付款不超过5000元、1000元的限额。

新政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互联网金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跌,电子支付板块两日累计跌幅7%。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解读称,支付新政实施后,未来支付机构的“互联网+”道路将迎来一定考验,进而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海通证券分析师钟奇指出,新政明确第三方支付定位,强化支付风险控制。明确支付账户里的钱不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极大限制第三方支付的功能,业务模式回归单一。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认为,支付真正核心是通过促进更多人的使用,从现金交易走向线上交易,从而积累客户信用情况,建立信用体系,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在人脸、声音、指纹等身份识别技术日新月异背景下,支付新规依旧要依托传统的面对面,以及更多的身份验证,从安全性来讲很稳妥,但需要给新技术留有空间。另外,这一轮互联网+革命的本质,在于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后深入服务实体经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在于第三方支付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存、贷、汇、理财的基石,如果第三方支付因为账户的分层,提高了其他全部业务的门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转型和创新都面临新的挑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