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从权威来源获得的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反垄断指南》草案将在年内完成,不出意外的话,将于明年落地。
如果能出台一套统一完善的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可以说是符合各界的长久期待。近两年来,已有多家车企被处以反垄断罚单,最近的一起是9月10日东风日产及其广州经销商因操纵市场价格而被处罚。这些罚单的金额普遍巨大,积极效果的确比较明显,也受到了公众的好评。但是各方也逐渐认识到,要建立起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要常态性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只靠“风暴式”的执法,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的完善。
目前汽车业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值得检讨之处。比如,2005年商务部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确立了品牌授权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汽车生产者占据了销售链的主导地位,相对于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过于强势。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独家总代理商,控制着从采购、定价、渠道管理到售后维修的全部环节。目前车市存在很多问题,如进口豪车在中国价格畸高,豪车零整比过高,售后服务和配件价格过高等。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人消费心理不成熟追捧豪车有关,但汽车行业的格局是更重要的原因。当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改也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但使该法规符合反垄断法的原则和精神是绝对必要的。
目前,汽车行业既存在厂商之间的横向垄断,也是生产商与经销商进行纵向垄断的重灾区,尤其是纵向垄断的方式比较隐秘,不利于消费者的监督和反垄断机构的执法。通过细化和明确规则,反垄断指南可以让汽车行业知晓垄断的构成要素,从而更主动地遵守法律,辅以在违法时处以反垄断罚款的威慑力作为后盾,可以起到双重保障的效果。
同时这也可以提高反垄断举措的公信力。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已经对车企采取的反垄断措施,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比如执法机关是不是权力过大,自由裁量的幅度过宽,信息是否准确透明,是否专门针对某些车企等等。比如,欧盟和美国都曾指责中国反垄断行动是在故意排斥外国企业。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指责,但是,如果反垄断规则更加明确详备,就可以杜绝一些猜疑甚至是诋毁,并使外界更加认同中国合法合理的反垄断行动。
反垄断的最终目标是净化市场竞争秩序,降低垄断利润从而增进消费者福利,即产品价格的降低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如果主要依靠罚款的方式,虽能对车企起到一定震慑效果,但能落到普通消费者头上的实惠有限。只有从单纯的执法走向法律的完善,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抑制和打击垄断,才能让汽车市场更加有序高效,并通过价格的降低和服务的改善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使汽车市场走出当前的相对低迷,重现繁荣。同时,这也会促使中国和外国车企有平等的竞争环境,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升级转型。(编辑 张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