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国高铁设计幕后:车头气动性能数据堆4米多高

来源:人民网 媒体 作者:陆娅楠 2015-10-03 12:37: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最高速、最低耗、最长列……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80公里,我国各速度等级的首列动车组都从他们手中诞生。

耐高寒、抗风沙、御咸潮……从北国冰山到南国水乡,再到西北荒漠,我国高铁线上近一半的高速动车组由他们设计研发。

他们是中国中车(601766,咨询)四方股份(601126,咨询)公司高速动车组设计团队,打造高铁名片的“第一梯队”,是引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最强大脑”。

“搞科研得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更需要不服输的韧劲。”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建英说。

中国高铁线上最常见的CRH380A动车组,曾创造中国高铁第一速,它的车头攻关就是四方设计团队的大手笔。为了拿出最佳的头型方案,仅车头的气动性能,团队就进行了17项75次仿真计算,做了760种工况的气动力学试验和60个工况的噪声风洞试验,完成了22项多达520个测点的线路测试。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超乎想象的工作量。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说,最终性能最优的“火箭”头型出炉时,气动性能海量的数据堆了4米多高。

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是世界高速列车领域的一项技术“制高点”,技术难度极大。为了突破关键技术,团队耗时两年研究了数百种不同的结构,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的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这期间,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模型的单元数量达千万级。设计师陶桂东形象地说,“这就好比设计人员前后制作了上千万块砖,再用上千万块砖砌成一座高楼大厦。”

高铁设计团队得“吃得苦中苦”。2009年,为了攻克CRH380A动车组的关键技术,设计团队先赴京津线进行了1800多种不同运行状况的试验以获得动车平原运行数据;又在武广线整整试验了11个月以探明高速运行空气动力学规律。前后试验18个月,设计团队跟车跑了2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多圈。

如今,CRH380A动车组已累计安全运行超过3.5亿公里,单车最高运行超过309万公里,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四方设计团队在高速动车组领域已获得4项国家级、8项省部级项目奖,4项国家级、20项省部级个人奖,拥有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420多项、外观专利近90项,并主持或参与编制百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请记住中国高铁背后的这些陌生的名字:梁建英、丁叁叁、邓小军、马利军、吴冬华、徐磊、陶桂东、李兵、周平宇、田爱琴、鄢桂珍、程建峰……是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塑造了中国铁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四方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