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10月12日,受央行推进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公告影响,早盘三大股指小幅高开并大幅上涨,截止早盘收盘,上证指数大涨3.38%,收3290.62点;深证成指大涨4.1%,收10972.13点;创业板指大涨4.97%,收2326.80点。
10月10日,在市场一片期待降准的呼声中,央行宣布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央行公告称,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此举被业内已解读为中国版QE,说白了就是央行“拐了个弯”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独立经济学家吴裕彬称,如果说降准降息是杀猪刀,那么量化宽松就是倚天剑。“美国的量宽行将就木,日本的量宽已成强弩之末,而中国的量宽蓄势待发,到时候A股会成为全球股市最闪亮的焦点,而A股将迎来六年左右的一轮超级牛市,以为十年左右的超级去杠杆化提供坚实的融资管道支持。” 吴裕彬表示。
央行此举“威力”到底有多大?注向市场的流动性是否能够支撑股市持续走高?
“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双方都是金融机构,央行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央行给商业银行资金短缺的一种补充;第二,按照公告内容,再贷款的发生以商业银行的申请为前提,这就很难估计量到底有多少。”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
李慧勇认为,央行的初衷仍然是要通过央行给商业银行注入资金来降低其资金成本,进而降低社会的总的融资成本,并非针对股市,当前市面上对央行此举的解读有些过了。“不过股市来说还是利好,既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注入,又有心理和情绪上的利好。”
社科院教授刘煜辉所看到的正是这个“情绪”。他对金融界网站表示,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处于超级债务周期的调整过程中,资本市场的上扬主要是依靠政策“情绪”驱动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修复。
而刘煜辉提到的政策“情绪”指的是正在不断加速的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放松。“央行的这次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对已经在进行中的股市风险偏好修复过程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对驱动此轮行情上涨的动力,财经专栏作者肖磊与刘煜辉不谋而合,他对金融界网站表示,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全球市场都处于被情绪主导的阶段,搅动市场的多是短线投机者。
“投资的过程就是对情绪的把握过程,投资者要理性的把握情绪驱动,但对这种情绪的把握又需要有较强的交易能力。”刘煜辉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