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是由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决定的,因此短期甚至中期趋势很难用经济基本面或股票估值来设定,只有长期趋势一定是吻合经济基本面或股票估值的,因此投资策略需要因人而异。
巴菲特经济称重理论适合股指和市值长期表现,即便波动率较高的A股总市值与国内GDP总量增长在十年周期内仍然是表现趋同的,但中短期表现确实不一致。因此从投资策略因人而异的角度出发,短期股指表现与经济基本面出现负相关的概率远高于正相关。
例如,十一长假之前,A股指数表现极其谨慎,按理说场外配资清理接近尾声,投资者持股信心渐增,股指应该回升。可是人们担忧海外市场在长假期间的表现,因为从9月中旬起,商品、美股、欧股和新兴市场都因为经济数据欠佳或汇率波动,令人忧心忡忡。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十一长假期间,从股市到商品,全球市场一路飘红,一下子让A股价值洼地优势更加凸显。
前期已经说过,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A股市值仅高于德股,估值仅高于港股,上证50指数、中证100指数早已是全球价值洼地。但股市舆论却总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即便A股价值见底仍有人认为经济基本面不佳,但你瞧一下美国经济基本面不佳连美联储加息也黄了,全球热钱没处去,不仅商品、黄金在涨,就连新兴市场小币种也出现上涨。因此,A股现在的投资价值等同于沪指998点和1664点,沪指收复4000点应该是不远的事情。
投资策略因人而异的第二个关注点与A股估值中位线有关。以前沪指2245点和6124点泡沫巅峰期,不仅估值中值而且整体估值都偏高,沪指6124点时上证50指数估值都逼近50倍PE了。现在A股估值合理了,但估值中值似乎仍然不低,这是怎么回事?
看一下海外市场,每一家都是成分指数,鲜有拿综指说估值的。都说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创历史新高但估值却降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公司接近2500家,其中接近2000家公司属于小市值公司,这2000家公司估值统计超过100倍PE,另有100家优质股组成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是30余倍PE。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泡沫巅峰,全部股票估值偏高超过100倍PE,这就是现在和过去的估值区别。
看到这里,你也就明白巴菲特为何一直自诩自己不了解科技股估值,因为投资策略因人而异,每个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之后,就应该恪守自己的投资原则。既然所有的市场都存在估值中值现象,那么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就应该选择基于估值和行业成长性的选股策略。现在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这三组蓝筹股指数提供了极佳的股票池选择,高估值股票仅适合于趋势投资者,所以投资策略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切忌朝三暮四,那样很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