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般的油画家,需要用视觉去感知,而认识张婷崴,除去视觉之外,你还需要味觉来品味。
伴着金秋色的上海阳光,在静安区一家雅致、安宁的餐厅内,自嘲为“吃货艺术家”的张婷崴带着她的甜点绘画以及用这些绘画原型做出的甜点和她在上海第一个个展的观众见面。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从餐台上拿到和挂在墙上绘画一模一样的小甜点,边吃边看,轻松,自在。手中精致的甜点可爱诱人,而墙上的大块大块亮色油彩也显得甜蜜温馨。
看张婷崴的画,就像看她另一位台湾老乡几米的作品一样,如同在闲适慵懒的咖啡厅,小步舞曲般的轻音乐背景下,她作品中的事物可以走出画面,亲切的拥抱你。不用太多解读,也不用太多思考。张婷崴,这位可以将油彩化为视觉与味蕾间徜徉着甜蜜的90后台湾女孩,只愿将更多的美好留在每一位看客的世界中。
宝岛生长出的甜点系列
张婷崴来自宝岛台湾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一名作家。她从小在台湾地区和美国之间来回穿梭,因此受到的教育也是美式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结合。这段青少年时代的教育经历对她影响至深。在她看来,美国人相对简单、纯真,打交道没那么多繁文缛节,而台湾地区的教育风格更偏向传统,她很阳光的将两种教育的养分都吸收了进来,在她的文学以及绘画作品里生根发芽。
由于父母经常来往于两岸之间,所以张婷崴从小看到了很多祖国大陆各地的风土照片。高中毕业后,一心求学艺术的她有两个选择:美国或祖国大陆。受惠于近年来良好的两岸关系和父母的鼓励支持,她将大陆作为了自己的大学求学地。一开始,她有些朋友并不是很理解,但是更有一些亲友认为,中华文化的传统根脉在大陆,不去大陆,就不了解自己文化的源头。带着这样的憧憬,张婷崴2009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正式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来到大陆的张婷崴首先感受到的是两岸教育上带来的巨大差异。大陆的同学在绘画基本功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让她感到吃惊。在她看来,台湾的艺术学生更多就是“随着感觉走”,虽然也有一些程式化教学的东西,但教师(尤其是西画老师)对于学生本人更注重艺术个性上的培养。而大陆对于艺术个性上的培养,大部分都到大三之后才开始。“在大三之前,我觉得不管老师还是同学,都觉得应该先把基本功和经典作品学到家,之后,再发展自己的个性。我不能说这是谁对谁错,只能说这是一个新世界。”张婷崴在回忆本科生活时如是说。
童年在美国、台湾地区多地辗转求学的张婷崴适应能力很强,她很快适应了天津美院的教学模式,并脱颖而出。相对于很多港台学生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耍不同,张婷崴用了大量时间和大陆同学一起交流、学习、探讨,她也将很多业余时间用来走访大江南北,感受祖国万里河山的雄浑壮阔。天美毕业时,她看到很多同学毕业创作选择了大题材的作品,于是第一次有了画出某种事物来代表台湾文化的想法,“甜点”系列的苗头由此诞生。
美式风格or俄式味道?
2013年,张婷崴经过努力,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油画研究生。来到北京后的张婷崴,不再像刚“登陆”时那样将天津北京等地的文化笼统的认为是“北方文化”,她已经能从中央美院中感受到更多的“国际化视野”。“在央美,很像在国外大学的感觉,老师不太干涉你的创作,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与以天津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天津美院有很大不同。”张婷崴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做出了如上总结。
在大陆的几年,张婷崴也会被她的台湾朋友好奇,在大陆都学到了什么。不过她的作品在两岸朋友眼中却差异非常大。一方面,台湾的老师和朋友都颇为仔细地看张婷崴的作品,她的启蒙老师就觉得,她的作品已经融入了很鲜明的“俄式味道”。很多台湾的朋友也从她的笔触与造型上,感受到了她作品中的转变。但是张婷崴比较郁闷的是,直到现在,她大陆的朋友一看她的作品,还是能从她浓烈生鲜的色彩搭配中品味到很有特点的“美式风格”。她的同窗就说,只有美国的卡通与宣传画,才能将颜色如此的不加调和与灰色调展现给世人面前。
轻松快乐的艺术哲学
在大陆已经呆了7年的张婷崴,觉得大陆的同学比起台湾同学来说,更有压力。她说:“在大陆才知道,一名学艺术的学生要背负着很多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压力。来到大陆我才知道,在很多人眼中,‘学艺术’等同于学习不好。而物质世界的压力上,北京更是远超台北。央美同学中很多人的画面充满了灰色,我并不反对这种压抑感,但是我希望我的作品中可以有更多明亮与鲜活。”
张婷崴说:“现代人的生活总是充满压力,而压力(Stressed)这个字倒过来看就是甜点(Dessert),若懂得把压力转换为动力,人生就会充满各式各样的甜点,因为它呈现的不仅是一种内在情感的释放,也是生命历程的书写记录。”她正是借笔下的姿态万千的“甜品”来向内在深处回溯,寓于情感,裹以泥露,披以霜华,宿之泠风,宿之旷野,散落在光阴的薄暮中……这些被赋予色调的情感既是危险的,又是救赎之灵。氛围的颤动犹如视觉的呼与吸,无所不在,显得时而亲昵,时而妄想,轻纱帷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