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滴滴医生”的公益活动引来社会关注,也将互联网医疗再度推向舆论高潮。据记者观察,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形态层出不穷,投资规模也接二连三刷新纪录,但即便如此,盈利模式仍不明朗。业内人士认为,另辟蹊径降低产品同质化,抓住关键资源,或许才能离这座“金矿”更近一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医疗服务一般来讲是消费者需方和医疗机构服务供方构成,医患关系的“痛点”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可能发生冲突。
从需方来看,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选择医院、医生的能力不足,而且病人数量太多,患者与医生沟通时间太短;从供方来看,医生短缺,特别是有质量的医生缺口大,很多病人习惯性涌入三级医院找专家,医疗资源和服务呈倒金字塔形。
基于此,“滴滴医生”等一批互联网医疗的推陈出新,在不少人看来,将有助于盘活医疗行业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医改。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1.6亿元,2014年为108.8亿元,2015年预计将超170亿元,呈指数增长态势。
尽管互联网医疗被视作一个“金矿”,且从医改的趋势看,医院、医生、药品将“去中心化”,进一步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解放医生资源、破除以药养医。但就目前来看,想要彻底解决当前的“痛点”并非易事。而且消费者能否接受新型医疗模式,也具有不确定性。
据初步统计,10月18日、19日两天,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座城市共计2000多人次呼叫医生,最终上门提供问诊服务的仅40多单。
“大医院的医生工作比较饱和,自身产生类似滴滴打车服务的思想基础还没有,从实际出发,倘若医生的收入、学术地位上没有太多改变,也比较难驱动。”上海一市儿童医院执行院长说。
上海医药(601607,咨询)董事长楼定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互联网医疗虽然这些年吸引了许多资本注目,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生存压力。比如一些挂号APP,可能因为遇到医院协同问题,专家资源出现冲撞,导致无法收益。从项目投资趋势来看,这一轮投资人比第一批入场者更看重的是线下资源。”
糖尿病管理平台“微糖”CEO冯燕飞对此深有感触:“互联网医疗本质离不开医疗资源,比如医生的资质、设备和场所,而且不同的疾病领域对这三点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没有产品特色、缺少医疗资源、融资困难的创业公司,确实不容易留下来。”
除了在线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还包括医药电商这一大板块。“尽管网售处方药政策还未放开,但提前布局卡位,不仅是未雨绸缪,也是另辟蹊径。另外,从线下拥抱线上,牵手丁香医生诊所,为其独家供应药品,建立患者电子病历以及陪诊健康数据,或许能更靠近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楼定波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末丁香园拥有450万注册用户,其中有130万实名认证注册医生,今年10月推出的线下丁香医生诊所可视作其构建O2O医疗服务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离不开政策创新。
冯燕飞表示,互联网医疗火爆背后折射了有关部门一种开放、开明的态度,希望对医疗行业体制进行创新改变,而如何把握宽严的尺度,也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对于置身其中的企业而言,需实时关注政策,避免盲目从众或是踩到“红线”,只有如此才能健康发展,才有望更靠近“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