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日益频繁,因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把这些领域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扩大开放、对外合作的重点。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那么,是否可以在自贸区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发展,以促进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呢?
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等传统社会事业领域,近年已成为日益活跃的贸易领域。从科技看,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近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占到世界总量的约23%,超过美国(占世界总量的17%)。但从存量看,全球97%的专利为工业化国家所有,70%的版权和许可证收入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获得。可以预见,我国与科技强国在知识产权交易、科技人员交流等方面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从教育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留学生呈低龄化的趋势,留学费用增长迅猛。而美国以占全球约5%的人口,拥有约70%的世界级名校。不少国内家庭把培养孩子进国际名校作为目标,陪读成为一种潮流。从医疗看,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国外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供借鉴。从文化看,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优秀文化的融合提出了更多要求。
而从自由贸易试验区来看,它们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法律监管创新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成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但通过理念的转变,我们还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同时也可以有自己的引导鼓励类正面清单。在自贸区有限的空间里什么都搞是不现实的,无限扩大自贸区的空间也不现实。那么,自贸区或许可以抓住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的新趋势,加强这些领域的对外合作。当代全球贸易的重心不断调整,从一般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到知识贸易不断转换。谁能抓住趋势,占得先机,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自贸区在知识贸易方面先行一步,当前可以满足国内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的需求,未来则可以在国际贸易再平衡中占得先机。
目前来看,已经有自贸区鼓励中外合作办学,也有自贸区允许外资成立独资医院,还有自贸区引进了一些世界级的文化娱乐项目。但整体而言,在这些领域,对外开放度有待扩大。自贸区需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法治环境、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并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在科技方面,自贸区可以对标国际知名的科创风投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交流展示交易中心。在教育方面,自贸区可以对标国际著名教育园区、名牌大学,重点引进研发型、理工科大学。在医疗方面,自贸区可以对标国际一流医院、医疗园区,鼓励发展医疗连锁服务业,打造享誉全球的“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在文化方面,自贸区可以对标世界著名文化传媒集聚区,打造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互动的合作交流平台。(编辑 欧阳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