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目前中国制造业应是2.0补课、3.0普及、4.0试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姚瑶 2015-11-09 08:27: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访问德国,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能源部长加布里尔就中德工业4.0合作达成6点共识。10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德总理达成共识,携手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

那么,工业4.0该如何落地中国呢?

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看来,中德两国制造业发展程度不同,需求也不同。德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是为了加快创新周期,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应对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保护环境等诉求。“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应该是2.0补课、3.0普及、4.0试点。”他说。

对于制造业来说,数字化升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落实到各个企业上,情况也相同。“工业4.0不是一个交钥匙工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解为很多个子项目:一个顶层设计,引入不同种类的工业软件,引入统一的通讯网络,一切的数据通过通讯网络达到系统里面,就要考虑信息安全,以上的步骤可以理解为是基础设施,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实际的应用,比如在销售领域、售后服务、质量管控的应用。”他说。

“我们是做机器人的,因为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打算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不过不会一次就全盘数字化,而是从最简单的生产线入手。”工博会现场一位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

据王海滨介绍,走向工业4.0所需要的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在何一个离散制造行业都可能用到。“目前国内,系统化的数字化企业,有些行业走得更快一些,比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制造这类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业,其他的如设备制造、家电制造都在努力地迎头赶上。”

可以说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就是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岗位不断被机器取代的过程,或会引起大众的恐慌。那么该如何看待“人”在未来制造业中扮演的角色呢?

“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力会被机器取代。机器虽会取代蓝领工人的工作,但同时又创造了维护、编程等就业岗位。劳动力的结构一定会产生变化,也将被解放出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工作。”王海滨说。(编辑 李艳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