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十月文艺片大潮来袭 产业界欲破“叫好不叫座”魔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方璐 2015-11-10 10:36: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文艺片市场最缺乏的是好剧本和精耕细作的电影精神,不必担心文艺片缺投资。

本报记者 方璐 北京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10月里,密集上映的国产文艺片便达数部。其中像《山河故人》等文艺片的票房虽不如商业片,但表现已算捧回惊喜。

今年10月30日,导演贾樟柯第一部在海外取景、第一部英语对白电影正式上映,这部电影在今年5月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并于当月20日在电影节首映。截至11月5日数据显示,上映5天的《山河故人》票房已突破2100万。

近日,投资过《黄金时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多部文艺片的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袁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拍摄文艺片初衷来自人文情怀,想做一些可以留下来的电影,留给历史、留给未来看。那些坚持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多元文化取向,带着某种哲学思辨意味的影片都是文艺片。”

事实上,对于文艺片在中国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近两年屡屡见诸报端。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文艺片市场最缺乏的是好剧本和精耕细作的电影精神,不必担心文艺片缺投资。

文艺电影票房透视

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界定的红线似乎越来越模糊,而票房表现如何则成了外界评价一部电影“小众而文艺”的标准之一。

袁梅强调,彼时的《致青春》一片本质上就是文艺片,后来成就高票房后这部电影才被称为是商业片。而对于《黄金时代》,“这部电影的投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这部电影虽然毁誉参半,但独特的讲述方式和角度使其成为一部可以留下的电影。”

与前述几部文艺片旧作相比,10月集中上映的这三部文艺片则表现喜忧参半。

“贾樟柯一点不穷,光靠《三峡好人》在国外就卖了2000多万版权,”10月31日,点星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期导演李忠良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所有导演都)希望在中国放映。但即便最终不能在国内放映,也有办法到国外放映收取版权费。”

与《山河故人》同月上映的还有另一部文艺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导演李睿珺希望借此片让更多人了解裕固族这一濒临失去传承的民族,把中国西北环境遭遇工业污染、草场退化成沙漠的处境展现在观众面前。

“没一个职业演员和明星,讲这样一个令人思考的故事不是为了赚钱。”该片电影出品方北京劳雷影视公司制片人杨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杨城并不讳言,这部拍摄期仅35天、投资三四百万元的电影,至今票房在100万以下,而票房收入大约占总收入1/3。可以说,这部电影整体收入预计与投入勉强“持平”。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一片承载了很多华语文艺片的典型现状。尽管这部电影获得了如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最佳影片”、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等多项重磅提名,但杨城也不得不承认,指望拍摄一部文艺片到国外赚版权费没那么容易。“能卖到国外的必须入围过重要的电影节,即便如此卖出好价钱很难。毕竟是小众的东西,做这种电影的人没想着去赚钱”。

而同样在今年10月上映的口碑佳作《心迷宫》,也被称为“三无”电影——无明星、无大导演、无大制作。该片拍摄成本仅170万元,26天拍完。该片导演忻钰坤曾经对外表示,已将此片当做自己人生最后一部来做,做不好就再不入行。所幸的是,这部低成本电影凭借良好的叙事结构与情节设计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口碑营销使其至今收获了700万元票房。

文艺片的“痛与痒”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位受访人均排斥文艺片“唯票房论”的说法,但票房低迷折射出的关注度较低仍是文艺片所暴露的一大“伤口”。

受访者们无一例外的表示,导致文艺片在国内受阻真正的痛点在于中国电影市场观影文化尚需形成,观影层次尚无明显区隔。此外,电影工业化手段、编剧质量等也有待提高。

杨城表示,受限于这类电影的自身特点,使其注定不太可能形成大众娱乐化,看这种电影的永远是小部分人。此外,“文艺片的宣发工作也没做得很好,传统发行公司都不太明白怎么发这种电影,新的电商平台也没有足够经验,大家都还在摸索”。

至于外界所说影院排片给予文艺片的空间不大,杨城告诉记者:“中国整体电影市场尚未进化到成熟的分众阶段,院线没对这样的片子做好准备,影院经理看重的是有大明星参演、娱乐性十足的电影。”

文艺片并非没有成功案例,但将在票房上取得成功的文艺片定义为“商业类型的文艺片”似乎并未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肯定。

在杨城看来,今年8月27日上映的犯罪悬疑电影《烈日灼心》与转型做导演的赵薇所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均属于此类“文艺与商业中间体”的范畴。

据悉,《烈日灼心》票房超过3亿元,但该电影导演曹保平曾对外表示“对‘艺术片’的概念深恶痛绝”,认为电影被这个词“生生搞坏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希望以作品在市场中搅出大动静的导演对票房不掩盖的渴望,以及其拒绝将这类作品与文艺片粗暴挂钩的意图。

同样由杨城所在的劳雷公司参投、作家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最终收获票房达到6亿多,而该片最初投资只有5000万。这在杨城看来,也是文艺片成功案例。

对于未来可以想象的文艺片收益,袁梅认为,随着国家知识产权体系完善,影片回收渠道也会逐步丰富。一些小众的文艺片甚至能得到比票房更高的回收价值,比如做海外发行等。“做文艺片需要与宣发充分沟通,包括考虑商业植入都应当提早来筹备。不应再闭门造车,以致留给市场接受和反应的时间太短。”

(编辑:陈时俊,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chensj@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