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乍暖还寒”来形容当下中国经济的境况再合适不过。先来看看这寒的。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15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比9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是一年来该数据的最低值。如果分产品看,有过半产品的产出是下降的。其中,钢铁下降0.2%,水泥下降3.5%,发电量下降3.2%。大量工业品产出增长的停滞或下降,必然引起市场价格下滑,反映在价格指数上,就是CPI微幅上扬和PPI持续下降。
10月CPI同比上涨1.3%,环比下跌0.3%;PPI则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PPI连续44个月下降。这样的数据意味着社会需求不足,传统经济持续偏冷,现在还看不到传统工业恢复增长的前景。
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势头表现强劲。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为今年最高的增长水平。特别是消费中的新兴业态增长更为强劲。2015年1月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4.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
消费的强劲增长并不是冷冰冰的数据。看看刚刚过去的“双11”吧,人们已不满足于因为节日才去消费,专门创造了一个节日来消费。在这个消费的节日中,尽管有人质疑“双11”透支销售或者刷单,也有人担心传统销售的前景。然而,这些都掩盖不住“双11”全球狂欢夜带来的震撼。天猫双11购物节全天交易量达到912.17亿元,比2014年双11全天交易量超出近60%,其中天猫移动端销售额620亿元,占总体销售额的69%。而且“双11”的热浪还席卷至国外,国外零售商如英国Sainsbury、美国的Macy’s、荷兰的Ahold等各大零售商都入驻天猫网购平台。另外,其他电商也在“双11”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京东下单量同比增长130%,其中移动端下单量占到74%,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消费在经济成长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其实,近两三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见到效果,反映在股票市场上,就是代表旧经济的股票市值占比有所下降,而反映新兴经济的股票市值占比逐步提升。当然这种股票市值结构的转换是一个渐进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若善于利用这个机会,就会在投资中占得先机。
当然,新经济中的企业不会一帆风顺,既有企业可能在竞争中失利,也有企业价值被市场高估,给投资者带来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注重正在蓬勃兴起的新业态、新产业;同时,注重这些行业中企业竞争的态势,合理评估风险,这样就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