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飞行探索进入个人飞行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荣 2015-11-14 09:11: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身处“堵城”,眼瞧着上班打卡时间临近,可交通路况图上却仍是一片红色,如此“心塞”的状况对上班族来说并不少见。不过,伴随飞行探索领域技术的进步,个人飞行时代已经来临,背上“背包”,每个人向天空翱翔将不再是梦。

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腾讯WE大会上,曾被《时代》杂志评为2010年50大最佳发明之一的光启马丁飞行包亮相。个人版计划将在2017年上市,目前已开始接受个人预定,这意味着飞行探索已进入个人飞行时代。

打“飞的”上班

据悉,马丁飞行包是全球首款商业个人立式飞行器,背上这套飞行装备,通过操作按钮,个人即可实现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行。

飞行喷射包由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实测可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时35公里速度前进,首批交付产品飞行高度被限定在海拔1000米,时速限定为74公里,可连续飞行30分钟。

目前,其在京东预售价格为160万元这一不菲价格。马丁包预计会用在两个市场,其中一个是专业市场,用途包括监测、急救、安全等专业领域,例如可以将马丁包置于大楼顶部,由于不受起降地点限制,可以方便救灾、救火。另一个则是大众市场,公司将采用钢铁侠俱乐部形式运营,作为马丁包4S店,一方面为培训中心,另一方面可以做设备维护。

“在不考虑风速等情况下,一个没有飞行经验的人,5个小时可以学会起降,而如果想要飞行则需培训更长时间。”对于个人消费者掌握飞行技巧的难度,刘南鹏介绍,如同汽车刚发明时需要学习如何驾驶一样,马丁包使用者也需要学习。

马丁包虽未正式发行,但已得到市场追捧。刘南鹏介绍,目前预定的机构和个人较多,但其实公司生产能力有限。

个人飞行时代的到来还取决于低空开放政策的进展。自2010年国家发布《深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以来,低空开放有序进行。2014年11月,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沈阳、西安、重庆、广州飞行管制(分)区等10个区域,将进行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并计划于明年推向全国。

刘若鹏也介绍,马丁包将率先在低空开放试点城市推广,未来将在全国推出。同时,随着量产及新材料的发展,设备费用也将下降。他介绍,自然界有118种元素,但人造物质现在的基因库已有510种,这些新型物质将带来新型装备。

多维度开发深度空间

通过把人搬到空间,把深度空间与交通、旅游结合在一起,重构全新的行业发展方向。

刘南鹏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把很多原来拥挤在平面上的生活,带到更高纬度的空间中去。除个人飞行外,还可以把智慧城市从地面搬到空间,把卡车从地面搬到空间,把身份信息认证从地面搬到空间,甚至可以把大家的旅游搬到空间。

不同技术也将促使人类对多维空间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形成深度空间。现在人类已进入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涌现、空间深度开发层出不穷时代。空间深度开发,通俗理解就是“深度空间”+行业应用,通过把原来在“地上”的应用,搬到不同高度的空间,促进行业转型发展。

今年2月,光启“云端”号在深圳龙岗光启阿波罗基地商测成功。“旅行者”号则工作在距地面20公里至30公里的临近空间,主要应用于通信中继、对地观测及天基平台。在今年6月,“旅行者”号在新西兰成功放飞。

“云端”号固定在几千米高空的漂浮云平台,是深度空间和智慧城市、物联网的结合,相当于把广域物联网、通信、对地观测、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等一系列产物,都搬到几千米高空。

而在更高大空域上,卫星成为不错选择。Emiliano Kargieman创立的Satellogic,在过去三年当中已将三个卫星发到太空当中去,明年4月还将第一次把我们的卫星网络发射到太空,是用中国长征火箭运载到太空当中,首批将发射16个卫星到太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从16个增加到300个卫星,对地球进行实时监测。

在Emiliano Kargieman看来,利用最新的纳米卫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实时卫星图像,成本远低于传统卫星。这将使航天数据获取普及化,让其成为企业、政府和个人日常决策的影响因素。

整个地球资源在不断消耗,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Satellogic的方法就是量化,把地球所有的经济行为、健康状况都量化,用这样的数据支持每一天公司、政府要作出的决策。EK认为卫星是最好的突破点,卫星能进行全球监测,同时将很多指标进行量化,在2010年Satellogic建立了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卫星网络,这些卫星上遍布着传感器。而最早一代传感器是视频成像传感器,对地球进行视频成像,收集地球实时发生的大量信息。

Satellogic需用大量卫星,这些卫星从成本上看比传统卫星要廉价很多,服役期也仅为三年。由于价格低廉可以做到数量庞多,且每次发射卫星都可携带最新技术。因此,相比国家主导的传统卫星系统,最新的纳米卫星技术实现了商业化。

技术有望推动出行多样性

关于出行的奇思妙想,还不止如此。WE大会上,量子悬浮、卡普(Kappo,日语为“走路轻快”之意)等应用项目的展示更从技术、社交等不同维度展示未来交通出行的多样性。

Quantum Experience Ltd首席运营官Itai Ben-Mordechai,在WE大会现场演示量子悬浮技术,即通过低温让超导体达到量子状态,此时其就变为电阻为零的材料。没有能量损耗和阻碍,且通过超导体自己创造的磁场可以改变周围环境,实现在空中绕着磁场轴做悬浮运动,同时还可以按照设定角度做悬浮运行。另外,将其倒置还可以沿轨道漂移滑行。

此番演示,也让科技迷不禁畅想:未来随着量子悬浮技术的不断成熟,悬浮式出行可能成为常态。而轨道在上、交通工具悬浮在下的出行方式,或许将不仅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事实上,超导体悬浮有着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从出行角度来说,悬浮汽车、悬浮轮船等交通工具都能通过超导体实现。Mordechai预测,未来5年至10年内,超导体将成为像芯片一样常见的材料,而超导磁悬浮列车也将成为现实。

这并不是超导磁悬浮的处女秀。不久前的工博会上,上海超导公司展示的时速600公里“超导小列车”,就凭借“低压环境下超导磁悬浮理论时速可达3000公里”的噱头,成功吸引众多合作伙伴。

超导磁悬浮速度能这么快,是利用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与地面磁体产生排斥力,让列车实现悬浮,并将列车锁定在轨道内。如此,列车完成首次加速后,再前行基本无需动力,尤其真空环境下,更可实现无动力行驶。因此超导磁悬浮已成为全世界眼红的未来高铁技术。

另外,在WE大会上,也有实用的出行工具,通过一款应用软件Kappo,城市骑行族们将拥有自己的社交圈。通过对其日常轨迹进行记录和分析,还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规划,为骑行族规划出特别的线路,既减少城市污染,也提高骑行族的安全系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