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是每年11月最后一个周四,而西方百货商场通常在感恩节之后的第一天(也就是周五)启动全年最猛的促销狂欢。由于老美记账时红色代表赤字,黑色代表盈利,于是百货零售商家们非常形象的将这个带来丰厚收入的星期五昵称为“黑色星期五”。别觉得中国“双十一”已经全民皆知,超过半世纪历史的“黑五”在西方那也是全年大事儿。而“黑五”在近年的趋势中,也远不仅指这星期五的24小时,更被认为是11月下旬到圣诞节前的促销月的启动点。
今天与读者们聊“黑五”,很大原因是刚被“双十一”狠狠洗涤了钱包的剁手党们,正在面临新一轮透支信用卡的残酷诱惑——海淘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在2015年的“黑五”全面出击,也吹响了进军大陆市场的商业号角。
众所周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势必带来消费购买力的多元驱动,消费者会逐步开始分流,部分价值决策型的消费者,会与价格决策型消费者分道扬镳,寻求更具备品质保障的商品与服务。于是,在国人心目中代表着安全、品质、品牌等潜在标签的海外商品,早已登堂入室,成为消费者关注点之一。笔者亲身经历,在大阪的3C卖场看到一电子商品,征询时,工作人员笑盈盈回答:“抱歉,先生,这款商品昨天进货40件,来了一位中国游客,全部买走了。”作答的工作人员带着笑容飘然而去,仅留笔者独自在风中品味着内心深深的崩溃。
将购物车推到全球每一个品牌专卖店,某种意义来说,直接折射出国人对海外商品的刚性需求。因此,中国消费者迫切需要“海淘”电商,满足无法遏制的购买洋货的愿望。
严格意义来说,中国的海淘电商对于商品的控制力两极分化,主要由买手制与囤货制组合而成。前者搭建平台,需求者发订单,海外买手购货。这种模式由于平台无法覆盖全商业价值交付流程,价格不同步,折扣不同,商品品质保障以及物流通关服务等,均令消费者颇有微词;后者基于自平台独立建仓囤积商品,但是该模式受制于资本规模与趋势预判。为防止积压滞销商品,这类电商均聚焦于爆款,这种模式客观构成消费者选择区间的限制。
早在一年前,笔者参与一次跨境电商的商业研讨活动时,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现阶段的跨境海淘平台,只承载不完整的商品交易关系,既无法覆盖到完整服务,更无法提供价值全闭环。消费者在现阶段的跨境海淘平台中,常常处于商品信息劣势,口碑信息劣势,交易环节劣势,质保维权劣势。如果未来哪一家跨境海淘平台能从这个维度出发,尝试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机制解决这些痛点,中国未来数年跨境海淘电商的产业增量速度,将大大高于泛意义网络购物的规模增长速度。
具有趣味性的是,至少在2015年的“黑五”,在所有跨境海淘电商平台都挂出“黑五”促销大旗的这一刻,笔者发现有一些海淘的创新者,已经尝试解决这些痛点并且似乎寻找到了极具加速度的有效路径。
显而易见,跨境海淘电商的未来,会是国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市场与征服市场,都需要试错过程,也许,2015年对电商界来说,有幸见证的不局限于“双十一”的912亿,还可以被看作跨境海淘电商的升级元年。寄望“海淘事业”,能变得更好。尽管这需要时间,但这已经不再遥远。
(作者系牵牛信息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编辑:黄锴,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huangk@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