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智能船舶发展论坛暨智能示范船i—DOLPHIN船型发布会在沪举行,标志着我国建造的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进入设计建造阶段。
智能“基因”贯穿始终
智能船舶属于《中国制造2025》中重点发展的高技术船舶,代表了船舶未来的方向。据介绍,智能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判断分析以及决策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效率。
38800吨智能船项目是中船集团创新计划的第一个民品项目。该项目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将通过研究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一型绿色节能的智能示范船,并以绿色海豚38800吨散货船为平台,实现智能示范船的实船建造。
目前,38800吨智能船的合同设计和全船技术规格书、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订货技术规格书已经完成,部分模块已经实现了实船试用试装,并确定了建造智能示范船的商业模式。
中船系统院平台系统研究所智能维护研究室工程师魏慕恒介绍说,这艘38800吨散货船将不仅成为我国的首艘智能船舶,也将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首艘智能船舶。该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智能系统的统筹布局,进行智能感知体系、智能分析体系和智能决策体系的优化,形成一个强大、高效的智能平台,能将“智能”理念贯穿于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
造船大国“必争之地”
工业产品正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跃进,船舶产品也不例外。智能船舶决定了各国船舶工业在未来船舶市场的地位,因而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的“必争之地”。
据了解,为在智能船舶市场抢占先机,日本、韩国、中国及欧美国家的不少船级社、造船及船机企业,均积极投身于智能船舶的研制中。其中,日本船级社、现代重工、曼公司、卡特彼勒、ABB等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我国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也都开展了相关的智能船舶项目。
今年9月,中船系统研究院与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开展“船舶智能化、航运智能化”战略合作的协议,推进产网融合,并在新造船舶上开展智能化技术的试点应用,探索大数据时代航运信息化之路。
此次38800吨智能船项目的“落地”,更是将我国的智能船舶研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据悉,38800吨智能船将于2016年9月开工,2017年交付。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项目的完成将大大提升我国智能船舶研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