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开发应该更多关注信息时代深度思维的培养,跟踪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新进展,遵循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内在规律进行技术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该为真正的智慧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技术作用,培养信息时代的创新人才。
本报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互联网+教育”现在是热门话题,但对体制内的教育而言,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张义兵对此评价:教育是所有社会变革中进展最缓慢的,面临的挑战也是最大的。进一步说,只要现有教育理念没有根本改变,互联网带来的诸多教育产品极易成为让当下应试教育变得更加糟糕的“帮凶”。
12月3日,张义兵就“互联网+教育”以及诸多涉及教育改革的话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张义兵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其专着《逃出束缚——互联网教育的社会学解读》在教育界颇具影响力。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中小学一线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的教与学的研究。
教育变革缓慢
《21世纪》:当下“互联网+”席卷中国,但据我观察,传统教育领域内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对此你怎么看?
张义兵:首先要强调一点,技术并非教育变革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和教育变革,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不能说有了互联网就一定会带来教育的变革。其次,信息时代的社会变革波及社会各个领域,教育变革是时代变革中的重要部分,但其反应最慢,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教育变革更慢。
人类的教育,经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如今步入了信息时代。工业时代,教育的标志是“学校、班级以及科学化的课程设置”,这一培养人才的“批量化”模式,适应了工业化的需求,形成了典型的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室中心。
中国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教育方式深入骨髓。强调竞争,应试教育是工业时代教育的顶峰;一些地方甚至已经进入到一个极端,把学校变成了“高考加工厂”。典型的口号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教育界一边也在追问“钱学森之问”,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鼓动着新的技术的应用,却行着应试教育之实。
悖论的是,现在的中国不仅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并存,也已快速地走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上。在社会各个领域快速信息化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却很难撼动应试教育的体制。尽管多元化、个性化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主要特点,但现在的高考和培养人才的理念,没有做出根本性变革,所以一谈到教育,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痛苦。
当然,目前教育界也出现了不少正面变化,但这只是细枝末节的改良,没有真正从体制出发,破除教育发展的障碍。
《21世纪》:有人认为互联网会对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在实践中也确实有一些积极变化,比如在课程层面上的改革上,对此你怎么看?
张义兵: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之所以说现在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分科课程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学生负担也越来越重,从我个人的实践看,学生离中考、高考越近,孩子就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快乐。
现在,在一些教育基础较好的城市,强调经济的国际化,所以也在学习国外的整合经验,尝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STS、STEM、STEAM等改革,即所谓打破学科界限,发挥做一件事情整合多学科的教学作用。与之相应的是,提倡全科教师的培养。
原因很简单,既可减轻学生负担,更可以进行深度学习。但是实践中是艰难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家长会问:效果在哪里?这对高考有帮助吗?我的孩子现在由全科老师教,那10年后的高考一定是按照这个来得吗?能让孩子更快捷考上北大、清华吗?
未来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1世纪》:技术可以让老师们提高“效率”,比如我读高中时,数学课上,老师在一张透明胶片上写题目,然后投影放大到墙上,省掉了板书的时间,一节课可以讲授更多的题目,但后来这种方式很快又不用了。
张义兵: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印刷时代、电化教育时代、信息化教育时代的演变。从我这些年的研究实践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般技术与方法虽然是信息技术工具,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电化教育时代的理念;因此,一些工具软件被过度使用了,比如PPT课件。问题是,PPT可以节省老师板书的时间,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演示;但是其副作用是过程被“扁平化”处理,很多过程性的思维容易被忽略;比如,一条数学题教学,PPT展示讲解的话貌似效率很高。但是,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中,也有很多“过程性”优点,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可能会出现多种解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却停留在工业时代的教学理念,极易形成过于夸大技术的作用的现象,技术极易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比如,过去我们是做考试卷,教师批改,工作量很大;有了信息技术之后,可以用计算机快速批改客观题“对错”,教师的工作量一定程度是降低了,但是教师可能让学生做更多的题目,让学生更累、负担更重。
所以,不改变教学思想,盲目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实是有害的。
《21世纪》:那么,互联网对教育的冲击在哪里?
张义兵:过去“电视、电影时代”也曾对教育产生冲击,大家曾以为一门课只要一个最顶尖的老师就可以了,然后大家都学习他的讲课录像就行了,但后来实践中发现这根本不可能。机器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可能代替人的所有活动。教育是需要启发的。信息时代也是如此,网络与终端不可能替代教师。
我的理解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人的“个性化学习”为主;从单纯的传授式教学转向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要做到这种转变绝非易事。
比如,现在学一首唐诗,其模式是:老师带领学生读,讲解词语含义,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等,然后学生记住。但是,中国文学史上那么多优美的诗词歌赋,为什么我只能学这一首呢?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词更加有兴趣。为什么不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然,也不是随便做,这要以达成课程标准的实现为底线。
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非常简单地就找到几乎所有的唐诗宋词,获取知识变得简单,所以一定要允许差异化,也就要“个性化”。
所以,教育要从工业时代原有的“传授式”转为信息时代的“探究式”。还是那句话,要做到绝非易事。
多为考试而设计
《21世纪》:你怎么评价现在的互联网教育产品?
张义兵:现在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其中软件类又可分为资源类、平台类和其他依托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
从实践看,基础教育的硬件类出现了两个极端,很多设备成了摆设以及为了应付教育行政系统的验收。甚至,有很多设备就是为了高考,除此之外没有他用。总之,浪费很多。
在资源类,比如,有的网站只提供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科目题目,但只起到练习和训练的作用,我认为这种产品不应该成为主流,但事实上已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帮凶,过度投资其实是劳民伤财。
在平台类,目前很乱,大部分平台都不成熟,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关注学习进程的我还没看到。这种产品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做不好,现实中发挥得比较好一点的是“诊断”,但衍变成了“错题集”,有作用的就是能出一些图表,统计学习成绩等。至于其他的软件应用,使用者和开发者都很模糊,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背单词”。
其实,这不仅仅是在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前些年我们耗费大量人财物搞的高校“精品课程”,使用率不太高。
目前的互联网基础教育产品更多的是围绕“中、高考”而设计的,对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会起到作用吗?
《21世纪》:那你认为互联网的教育产品应该做怎样的改进?
张义兵:就平台和软件类产品而言,改进的地方将是全方位的。比如,资源方面应当切实做好电子图书馆,多做一些适合孩子的科普读物、文学等,向所有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广泛地选择各种知识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世界真奇妙”,激发灵感、兴趣等。
学校或者学生的技术投入要带有一些前瞻性。比如,学校应该减少传统机房的建设,可以在班级设置统一的充电柜,配上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成为可以移动的机房;但关键是要将校园的局域网建好,达到移动学习的目的。
新技术的开发应该更多关注信息时代深度思维的培养,跟踪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新进展,遵循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内在规律进行技术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该为真正的智慧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技术作用,培养信息时代的创新人才。应该避免不求甚解地炒作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创客等概念,只有深入研究技术背后的思想变革,才能找到技术开发的正确方向。
《21世纪》:就你所了解的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目前是怎样的情况?
张义兵:国外的当然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主要是要研究与引入那些为培养深度学习而开发出来的产品,如倡导知识建构型的学习的产品。当然,这种产品投入大、耗时长、收益慢,以国内目前的商业环境看,我们需要有理想敢担当的大企业敢于投入去做。
寻求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当前体制的平衡
《21世纪》:作为在高校专业从事教育学研究的学者,你们会去研究教育的“痛苦”,有什么进展与成就?
张义兵:事实上很多项目的尝试都是局部和细节的,对学校本身很难做出改变,特别是公立学校,有的校长同意但老师不同意,有的老师同意但校长不同意。也许私立学校会有更多空间。但是在当前体制下,最大的痛苦基本都是聚焦在考试问题上。
不过,从我们的一些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看,其实诸多项目的实施与高考之间并不矛盾,反对应试教育并等同于取消考试;寻求信息化教学改革当前体制的平衡,逐步改变其不足,对老师、学生都有较大的帮助,当然,这也需要时间。之所以说具有可能性,一方面是由于考试改革本身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强调高级思维能力的考察;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可以在进入深度学习的前提下,找到有效提高成绩的办法。
工业时代的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性思维能力,缺少反思、批判等深度思维,因此我们就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的能力进行尝试,但这是过程性评价,无法全部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验证。打个比方,现在让一个英文专业的同事去做高考英文试卷,他可能一下也很难考好,但是他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英语素养,如果让他尝试练习一个月,参加高考那就很轻松了。
《21世纪》:最后一个问题,展望一下信息时代“考试”可能的发展。
张义兵:就现实看,中考高考一直在改,在目前的体制下,仍有很多改革可以期待。
不过现在所谓的改变,都在形式和内容上,但这不是改革。高考仍是现有体制下能找到的最公平公开公正的办法。
其实,就信息时代的考试改革的方法而言,学术上很清楚的,现实中操作很难。
信息时代的中高考改革也有很多可操作的地方,如随着国家投入基础教育越来越多,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当下的中考,甚至可以跟小升初一样可以淡化甚至取消,将义务教育向上和向下延伸,初中向高中不需要选拔;这样给未来的深度改革留下空间,如打破年龄和年级限制,跨班级、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