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创新商品与服务供给 为消费升级注入动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达 2015-12-04 08:48: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指 标 1978199020002005201020112013
国内生产总值1011652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5411111
3111111
原 油 8555444
发电量 7422111
水 泥 4111111
化 肥 331111 
棉 布 1121111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谷 物 211111
肉 类 311111
籽 棉 211111
大 豆 334444
花 生 221111
油菜籽 211112
甘 蔗 743333
茶 叶 222111
水 果 941111

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一般而言,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最终需求;二是供给质量不优,影响最终需求;三是供给成本太高,抑制最终需求。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市场已不存在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商品质量和服务不优以及有些商品价格高抑制消费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最终需求。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消费大市场,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的规模最大,与民生关系最直接。这不仅是能够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突出优势,而且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新时代,新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逐步拉开档次,发展型消费、服务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同步增长,人们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追求品牌品质、维护消费权益,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要顺应这些消费新特点和新变化,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培育消费升级的持久动力,才能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内需中主要采取了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需求、通过增加收入提高消费需求、通过消费信贷和消费刺激政策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预期等措施,这些都对直接扩大国内需求起到了积极效果。

文眼

如何转化发展动力机制这是“十三五”要解决的问题。新动力机制来自创新,一方面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创新,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的动力机制之一,就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创新。由此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来的重需求转向供给与需求共同发力的双管齐下状态。

——亚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全面商品短缺转变为相对市场过剩。但目前来说,仅仅说内需不足,已很难概括市场形势。目前市场形势出现较为复杂的局面。从需求来说,既要看到内需不足,也要看到还有需求外溢,目前许多中国人赴海外旅游,并在海外大肆扫货。从供给来说,既存在产能过剩,主要是低层次产品和产业过剩,也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主要是高品质产品和产业供给不足。

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旺盛消费需求,往往被制造商“一窝蜂”式的同质化竞争、商家的恶性价格战,以及中间环节畸高成本所压制,使得个性化消费、多样化消费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其结果是,一方面国内市场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人们对更好性能产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连一些基本日用产品也不得不到海外市场上去抢购。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出供求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不少问题,有很多不是由于需求不足,而是由于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的。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对于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释放新需求,重要且迫切。

新常态下的消费,尤其是在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也需要“转型”,即转观念、调结构,最终形成各种消费关系比较协调的消费格局,最大限度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供给创新就是要做到精准对接市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消费增长的质量,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我国商品供给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1.工业消费品供给生产能力迅速增强,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汽车产量由1978年的14.9万辆增加到2014年的2372.5万辆。其中轿车1248.3万辆,而1978年仅有0.5万辆;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4年的8796.1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1.4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4年产量分别达到16.3亿台和3.5亿台。36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20%。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目前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大陆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达100家(含我国香港),比2002年增加89家,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2.农产品供给解决了温饱问题

36年来,国家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703万吨,比1978年增长99.2%,2004年以来实现“十一连增”,连续8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棉花产量617.8万吨,比1978年增长2.8倍;油料产量3507.4万吨,增长5.7倍;糖料产量13361.2万吨,增长4.6倍;水果产量26142.2万吨,增长38.8倍;水产品产量6461.5万吨,增长12.9倍;肉类产量8706.7万吨,比1979年增长6.7倍。2013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从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长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别增长1.2倍、3.7倍、3.0倍和8.0倍。

3. 基础设施大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实力,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36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2014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1.2倍;公路里程446.4万公里,增长4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464万公里,增长30倍;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增长迅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2014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36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政营业网点由1978年的5.0万处扩张到2014年的13.8万处,增长1.8倍;邮路总长度由1985年的142万公里提高到630.6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提高到2014年的1022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提高到34625万门。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38部提高到2014年的每百人112.8部;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手机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2014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4.5部,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

4.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随着国家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逐渐深化,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2014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4%。其中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第二产业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48.2%,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增长8.5%,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增长12.2%。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金融、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近年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总之,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使供给能力大为增强,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新常态下更要注重供给创新,发挥消费的牵引力

1.愈演愈烈的供求矛盾更要注重供给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

众所周知,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国内有效需求最终决定各主体(个人、企业等)的供给能力,但企业和个人有效需求的扩大,最终还是要由其供给能力决定的。虽然需求对供给有重大影响,但各种主体的有效需求都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而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取决于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其生产率,生产率又取决于其供给能力。

经过近30多年经济增长的量变积累,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存在的短缺经济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在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方面,不少人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增加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上,往往忽视了在商品市场数量供应过剩的状况下,如何进一步改善商品供给质量尤其是增加有效供给。事实证明,越是商品供应充裕,越需要注重和迎合消费需求的多种变化,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产销协调和供需衔接,从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2.有效供给不足更要把供给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般而言主,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最终需求;二是供给质量不优,影响最终需求;三是供给成本太高,抑制最终需求。从目前情况,国内市场已不存在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商品质量和服务不优以及有些商品价格高抑制消费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最终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内需中主要采取了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需求、通过增加收入提高消费需求、通过消费信贷和消费刺激政策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预期等措施,这些都对直接扩大国内需求起到了积极效果。

众所周知,企业和个人有效需求的扩大,最终是要由其供给能力决定的。原因在于虽然需求对供给有重大影响,但各种主体(个人、企业等)的有效需求都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而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取决于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其生产率,生产率又取决于其供给能力。

具体说来,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才能提高效益和收入,才能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个人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获得好的工作,取得较高的收入或待遇,才能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

3.新常态下要更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需求也从生产导向转向了消费导向,生产、投资、产品供应等已不再完全由生产企业和政府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如果仍然一味地依靠生产和投资拉动经济,而不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注重消费者权益,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而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启动消费,激活需求,已成为当前“稳增长”最重要、最紧迫的一项工作。如果消费不能有效启动,需求不能迅速激活,即便依靠投资拉动能够使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也不扎实,可持续能力不强。如果消费增长中的一些约束因素不能尽快消除,甚至蔓延,将对消费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创新供给机制、激活消费需求的国际经验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历史上都经历过长期的“供给创造需求”时代,通过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通过产品品种的丰富和功能的完善,不断激发消费需求,形成一波一波的消费浪潮。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韩国等,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供给,有的调整较为成功,而有的则留下深刻教训,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与启示。

1.日本1970年代的经济政策调整

19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工业化发达期,外部发展环境恶劣,当时日本政府开始对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其核心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改变生产第一、速度第一观念,转为重视社会和谐、环境保护、教育与研发,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产业结构重点从资金密集型向技术知识集约型产业转移等。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功迈入“发达经济”行列。

2.韩国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政策变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成为危机重灾区,韩国政府借机对经济进行了大调整。其重点是金融改革,通过金融机制的民营化与对外开放,引进境外金融资本,重构韩国金融机制,大幅取消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鼓励外资进入。2005年后,韩国人均GDP超过我国台湾地区。

可以说,以上国家以供给为主导的经济政策调整,是较为成功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因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其政策适用性也不同。此外,经济政策的效用也受到时间与环境的限制。日本上世纪70年代政策的调整成功,当时日元“低汇率”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使日本产品保持了较强的出口竞争力;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成功调整,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与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下降,为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供给机制,增加有效供给

在改善供给上,当务之急是要通过供给创新,开辟新的市场。一定要看到,经济调整时期也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孕育和大发展时期,谁能看准市场前景方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率先走出低谷、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为此,我们要大力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把宝贵的投资用于鼓励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广大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瞄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抓住工业革命新机遇,推进供给机制创新

目前,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经验,推进供给机制创新。

一是政策创新,主要是政府简政放权、消除垄断、降低税负与要素成本,激励创业,从而增加生产,促进竞争,降低成本,消化刺激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同时又能提高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二是技术创新,尤其是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升级产品功能,激活生产与居民新消费需求,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三是生产方式与业态创新,如生产物联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链互联网等,提高生产———流通———消费的效率,降低成本、更贴近消费者,促进差异化竞争,激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四是产业组织创新,在新经济常态下,要重视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借鉴吸收德国、韩国的产业组织模式,大企业重点致力于研发与新产品开发、品牌营销,生产加工主要由中小企业完成,形成协作密切的中心-卫星体系。同时,大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战略联盟,加强合作;

五是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市场分割,而30-70年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也形成了各种房地产市场区隔,对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形成障碍,亟须在农村土地制度与商品住宅用地年限等方面有所创新突破,从而为商品住宅与其他房地产的消费需求提供稳定的土地制度保障。

2.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不同市场主体的自由平等竞争

在消费升级加快、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加强供给管理,通过制度供给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实现消费结构的顺利升级,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比如在新消费市场中,优质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养老服务等仍是稀缺资源,由于政府的禁入限制而导致供给不足。对于解决供应短缺问题的一个简单办法是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增加服务的供应量,而且还会引入竞争。政府通过进一步放宽对社会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激励社会资本对公共资源投入,从而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