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是在中国放松医疗管制背景下,近两年涌现的新兴医疗服务组织,目前存在30余家。但擅长看病的医生们对于娴熟地开拓市场、对接资本、有效管理等商业化运作还需时日。
本报记者 王志灵 深圳报道
12月14日,深圳医生集团宣布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挂牌上市。该集团旗下平台“名医汇”从成立、融资到挂牌,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在全国医生集团中率先闯出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深圳医生集团了解到,该集团如此匆忙地以新四板为入口挤进资本市场,主要是由于最初的6000多万元意向投资资金至今仍未落实。这是继上个月张强医生集团首轮融资终止后,医生集团行业又一次遭遇的资本尴尬。据悉,张强医生集团也有计划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医生集团是在中国放松医疗管制背景下,近两年涌现的新兴医疗服务组织,包括体制内、体制外和互联网三种模式。医生或脱离公立医院自由执业、或利用业余时间多点执业,截至目前,已成立30家左右医生集团,半数以上于今年5月后成立。资本界对其青睐有加却又审慎观望。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新兴行业,不论市场如何火爆,投资人却始终持币观望。在政策日趋明朗的行情下,医生集团如何才能突破投资人的“防线”?
医生集团融资尴尬
12月11日,在深交所,来自深圳市各大三甲医院骨干代表、名医汇管理层、以及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代表约10人参与了深圳医生集团的挂牌仪式。
而在此前9月份,深圳医生集团“名医汇”正式成立时,来自全国投资界近30人到达现场。其中,财富投资、中国凯利集团、北控医疗健康(02389.HK)等多家机构已经与深圳医生集团达成投资意向,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
但至今这6000万元意向投资仍在推进中,尚未落实。
深圳医生集团是华南地区首家借助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通过整合公立医院医疗资源成立的医生集团。该集团聚焦深圳各医院重点专科,包括内、外、妇、儿、整形等专业,利用O2O模式将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形成医师、患者、俱乐部医疗服务闭环。
“名医汇”的最初核心成员有7人,分别来自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二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深圳市体制内三甲医院。该平台成立后,以线下俱乐部及线上服务平台为两大主线抓手,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家服务。这一模式为多家医生集团和高端私立医院采用。
据名“名医汇”创始人徐瑞清介绍,“名医汇”成立之后即迅速扩张,目前,“名医汇”正按计划签约医生,复制更多第二执业地点至全市乃至华南地区,并且签约医生必须是三甲医院中拥有多年工作经历的副教授或是博士以上。
“此次进入新四板市场,是公司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徐瑞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下一步,深圳医生集团还有更深入的几个落地项目,将以深圳为起点,为更多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徐瑞清所指的落地方案,是指市场推广与运营的实施。据了解,“名医汇”的商业模式是以俱乐部会员制为突破口,发挥与长期有着良好互动关系的央企、银行、知名企业及地产公司社区的资源优势,以中青年精英阶层为付费方,通过开发互联网平台,为整个家庭提供线上线下一条龙就医保健服务的私家医生模式,实现“一人签约、全家受用、医生集团集体服务”的形式。
按照上述运作方案,名医汇既可以为中青年精英人群提供高水平的就医保健服务,同时可以惠及家庭;并且,医生集团内的成员医生也并不需要离开原单位,只需要利用空余的碎片化时间执业,原始股东们还可以享受医生集团价值的上升空间;医师、患者、俱乐部形成闭环。
徐瑞清表示,此次挂牌前海股权交易所,首先是满足融资,其次是进入资本市场管理环境下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程序,为未来资本运作铺路。
自上半年“大家医联”获得2000万元投资后,医生集团看似进入了投资风口,但接下来的融资尴尬不仅仅出现在深圳医生集团。
9月,医生集团体外模式领军平台张强医生集团宣布终止第一轮5000万元融资,转而寻求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10月,“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名医主刀”等医生集团也纷纷透露过即将获得投资的消息,但至今仍无下文。
医生集团模式再探
由此可见,医生集团模式在融资方面并非一往无前。“大家医联”发起人孙宏涛作为行业融资成功者,对医生集团融资尴尬的问题表示,“医生集团想要吸引投资者的关注需要满足五个要素,即医生集团内部成员的稳定性、可复制性、可规模产出,创始团队的结构和理性、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高效的决策机制。”
反观“名医汇”,其缺口就在“可规模产出”环节。“意向投资方希望我们的项目先落地,但我们项目落地需要先投钱,所以,双方还在商谈细化。”徐瑞清坦承。
“这正是多数投资人与医生集团之间难以握手合作的最后一道阻碍。医生集团的核心资源是医生团队,但这个资源如果没有接触到医生平台的客户资源,则毫无价值。”一位关注医生集团的投资人表示,“因此,医生集团必须建立两大资源库,即医生资源库和客户资源积累平台,再通过互联网手段把两端资源对接,并以特定途径建立服务关系,才有商业价值。”
由于医生是平台的核心资源。与大多数医生集团一样,深圳医生集团“名医汇”成立后,马上通过与全国医疗资源最强的北京、上海的三甲医生集团、心血管医生集团合作,组建南北医生集团联盟,希望整合全国最优秀的医生资源。
而互联网平台的开发以及客户资源的获得是目前困难所在。定位家庭医疗服务的“名医汇”,需要集聚中高端客户群,并且还需要建立合作渠道。按照规划,名医汇医生以在线咨询、上门服务为主,也需要签约大量合作医院。但这些客户平台和服务渠道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现在以医院医生为主导的医生集团圈人容易圈钱难,而对携资本和平台跨入移动医疗行业的互联网企业来讲,情况则完全相反。
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生多数不能接受离开体制,而在职的医生空闲时间很少,尤其是大医院医疗资源运转已经很饱和了。因此,对于“平安好医生”平台来说,医生团队是目前战略的核心。
王涛分析,现在,“平安好医生”的医生团队共有400多人,每人每天能回答几百个患者的问题。如果这个平台雇佣的医生到达1万名,每天可接待的问诊量可以到达几百万。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日门诊量约为1万,几百万问诊量就相当于几百个三甲医院。中国三甲医院的总数也不过1000多家。
“如果我们的医生真能达到1万名,这个平台就会产生庞大的价值。”王涛说。
因此,与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将是多数医生集团未来的选择。上述关注医生集团的投资人也表示,投资界普遍看好医生集团资源,毕竟这是一个有限的资源,暂时没有服务出口,也有希望卖给互联网公司,但这是投资的下下策。
而就在2015年医生集团大会上,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曾公开表示,阿里已经注意到医生集团的服务出口及线上出口薄弱,阿里健康将努力建立医生集团和互联网的对接平台。(编辑 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