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明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主要经济指标将有升有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定军 2015-12-16 08:41: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考虑到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明年经济目标下调,赤字率上调等很有必要。相应物价、工业、投资、外贸目标也会下调,但是就业目标可能不会变化。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记者 史梦怡 北京报道

临近岁末,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总盘子将随着两次重要会议的召开而确定: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随后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也将举行。

此前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2016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促进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也将加大。相应地,包括GDP、物价、就业、外贸、消费、投资、赤字等大部分指标都会调整。

其中经济增速、物价、外贸目标下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赤字率等数字会上调。就业目标因为2015年完成得较好,可能仍保持不变。

据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测算,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6.7%左右,相应目标调整是肯定的。“关键是要找到目前经济的结构问题所在,同时更好地关注质量,从而进行结构调整”,他说。

加强结构性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结构性问题,即更多地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但最近几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投资增速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何确保第二产业稳定,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很多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改善供给的新措施。

上述会议指出,2016年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联讯证券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目前还是要处理好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的平衡问题。

所谓调结构,即要使经济更好地依靠服务业、消费、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而不是依靠传统的投资、工业。

从短期来看,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仍是首位任务。“明年一季度经济仍会呈现一个下行趋势,但二、三季度会相对好一些”,他说,“整体经济增速可能在6.5%到7%的区间”。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9%,基本完成7%左右的目标。

不过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和投资增速分别只有6%、10%左右,分别距离8%、15%的目标有差距。此外,1-11月全国出口增速为-2.2%(人民币计价),低于此前设定的6%的目标。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指出,现在很多结构性调整还需要加快,比如像房地产过去投资太大,导致现在的库存大,实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这使得中小企业和普通企业资金缺乏。“一些过剩行业投资过多,效率很低,导致生产下降,不良贷款很大,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说。

经济指标面临调整

考虑到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明年经济目标下调,赤字率上调等很有必要。相应物价、工业、投资、外贸目标也会下调,但是就业目标可能不会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经超出了全年1000万目标。 袁钢明指出,就业完成得较好,主要是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好。

“新型服务业,比如互联网、物流等发展起来会带动创造就业机会,加上人口结构变化引发新的就业需求,明年就业仍整体不错。” 亚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是7%左右,但是前三季度增速为6.9%。考虑到“十三五”年均经济增速需在6.5%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确定在6.5-7%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4%,大幅低于3%的目标,这使得明年全年物价目标的下调也有必要。

而加大赤字率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时,财政收入增速会降低,但是支出仍需要保持高的增速。

2014年全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提高到2.3%,高于2013年的2.1%,一些机构预测2015年赤字率可能达到2.5%甚至更高。

“财政赤字提高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因很多财政支出能够发挥它的公共职能,比如说医疗、卫生、教育等,增加这方面支出也是合理的。” 袁钢明说。

庄健认为,明年财政支出压力比较大,除了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外,扶贫支出压力也很大。再加上减税的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和国企收入降低,财政支出即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编辑:何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hangmj@21jingji.com;hemiao@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