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定位于最年轻艺术创作群体的最大规模艺术博览会,2015年第四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于12月17日在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中国艺博会多数支撑不到三届的情况下,大艺博每一届规模都超越上一届,不但作品销售持续走强,并且和相关赞助商签订了较长的赞助合同,这为中国艺博会的组织、筹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近1500件优秀作品参展
第四届大艺博有来自逾500位青年艺术家的1480件优秀作品参展,这些参展的青年艺术家来自90所院校,除了国内知名的十大美术院校、艺术学院、综合类师范类大学,还包括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法国图尔宽高等艺术学院、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等国外艺术院校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大艺博的作品征集报名来自110多所院校的青年艺术家提交的3万多件作品。
在第四届大艺博的展览设计方面,主办方改变了以往按照作品类别分区的方式,将类别打乱,按照风格及题材进行分区,这种分区可以突破类别局限,令观众看到不同的风格流派对各个类别创作的影响,可以看到同一类题材在不同材质与不同媒介中的表现差异,这样经过“解读”的分区是,对观展的引导更为有效。
在特别展示单元设置上,继第三届大艺博设置“靳尚谊专项基金优秀毕业生扶植计划”入选艺术家专场,第四届大艺博设置了以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命名的“许钦松创作奖获奖青年艺术家专区”,将学院传承与鼓励创新结合的优秀作品集中向观众进行展示。同时,大艺博优秀青年艺术家入围作品专区,将经过评选产生的入围优秀作品进行独立单元的展示。
打破原创艺术属于少数人的观念
大艺博是始于2012年的年轻艺术博览会,集中展示中国美术专业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因其前瞻性、专业性与多元开放的特质,成为艺术消费市场引人关注的博览会品牌。
第四届大艺博继续倡导“把艺术带回家”的艺术消费观念,主办方广州华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峰认为:“大艺博是给城市家庭拥有自己的第一件艺术品而创立的,这个信念我们一直坚守。大艺博这类项目带动的是一个增量市场的孕育,不是仅束缚在固有的艺术收藏圈子,而是让城市家庭与艺术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希望改变‘原创艺术品只是少数人可以拥有’的观念。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购买原创艺术品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已经不是支付能力的问题,是消费选择的问题。”
据大艺博主办方华艺文化副总裁黎静介绍,以往三届大艺博的买家构成变化显示了积极的信号:在首届大艺博上购买作品的个人占买家的36%,在2013年的第二届大艺博上,这个比例增加到了51%。而2014年的详细数据虽然主办方并未给出准确数字,但相关人士表示个人买家的消费能力依然保持了上升势头。尽管个人买家的购买力远远不及机构买家,但这种购买的存在和增长趋势,令人欣喜。三年来,大艺博已经展出来自全国逾百所院校的超过1500名青年艺术家的近4000件作品,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集中展示年轻艺术家优秀作品的开放平台。
大艺博首次涉足生活设计展示
如今年轻家庭已经登上艺术消费的舞台。而艺术设计是年轻家庭在消费时考虑的一大因素。设计令艺术延伸进生活,大艺博在2015年外围展中设置了设计单元,邀请10个由新晋设计师创办的设计工作室参展,他们将设计具有温度与情感的家居、礼品、文具、首饰等作为主创的方向。
与大艺博自身定位一致,这次设计外围展邀请的设计工作室都由近几年毕业的青年设计师创办和主理,这些工作室虽然在生活设计的不同方向上摸索创作,但他们追求着几乎同一个目标,就是将美与艺术带入日常生活。博览会期间,观众可以在设计展位看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最新设计。
800位青年艺术家获得资助
三年来大艺博共展出全国超过2000位青年艺术家的5200件作品,其中近800位艺术家通过大艺博获得赞助,45位青年艺术家获大艺博优秀奖项资助。许多青年艺术家是在大艺博上第一次售出作品,也有不少个人买家是在大艺博购买了自己的第一件艺术品。
相较于国内其他的艺博会,大艺博在组织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延续感。本届大艺博邀请了前两届的优秀画家与“新青年”们同台展出,其中如上海大学毕业生王小双等曾经在大艺博获奖的艺术家们已经在全国美展等国家级大展中崭露头角。
大艺博是艺术商业博览会,但主办方一直将艺术公共推广作为艺术博览会的重要构成,除了展示作品,主办方在博览会期间为观众设置免费的艺术导览项目。艺术导览将在19日-20日两个公众开放日分别开设两场。
近年来,各地也都热衷于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年艺博会,这客观上对大艺博也形成了竞争关系。但大艺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蛋糕是整个市场一起做大的,有了竞争才能更好地促进彼此,互相的借鉴学习,都是为了大学生作品的市场更加接地气,最终让艺术走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