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热爱旅行的人简单分成两类,一是酒店客,二是露营族。无论从价值观还是旅行方式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将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群体。
我当然是前者,酒店的水准会直接决定我对旅行满意度的80%。即便是五星级的国际品牌连锁商务酒店我都不知足,因为觉得沉闷无趣,对我来说,非得住个精品酒店又或者有腔调的度假村才会有愉悦感。所以,我在国内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露营——觉得那是一小撮男女汉子们玩的自虐系活动,距离自己真的很遥远。
可是,为什么我刚到美国一个月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研究帐篷的型号?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没在美国露过营,简直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曾经在这个国家居住过?
这当然是因为美国的露营文化实在是太强大了。我的朋友A是个斯斯文文、身材娇小的华裔女孩,我刚搬进公寓后的第二天她带我逛街,经过某户外用品店的时候特意停下来告诉我:这家店的东西很不错,她上周趁打折的时候花100多美元买了一个四人帐篷。她给我介绍这个店的神情,就好像是给新邻居介绍楼下的便利店,言下之意:你肯定会需要来这买东西的。
又过了几天,我带孩子去上钢琴课。老师很热情地建议我带娃去附近的州立国家公园露营,还语重心长地叮嘱:你们在这里只待一年,带孩子体验这些比学习更重要。
于是我带着接触一个全新领域的学习精神去了那个户外用品店。不得不承认,那天我确实被店里的布波范儿给唬住了——如果你读过《天堂里的布波族》,你会知道我的意思。我本来只想买简易版垫子,可店员向我推荐了充气款的大床垫,并强调:“这跟酒店的床一样是标准的queen size。”我突然就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了——如果要以酒店的标准置办露营用品,那我为什么不直接住酒店呢?再说了,光是帐篷、睡袋和床垫加起来,已经足够我在当地最好的酒店住超过一周了。
除了睡觉,我最关心的是烹调装备。店里卖的都是所谓的“小火箭便携气炉”,气罐也就俩拳头合在一起那么大。光这个气罐就要40美元啊,而且只能煮咖啡炒鸡蛋。
于是我向朋友抱怨了户外用品的昂贵,她说如果不需要频繁使用的话没必要买啊,租一两天的价格非常便宜。于是我又很好奇地去了一趟大学里的户外运动中心,非常惊讶地发现露营设备的门槛其实可以特别低:例如一顶非常新非常考究的两人帐篷,两天一夜的租金不过17美元而已;而带垫子的睡袋也仅需11美元。两相对照,才深刻意识到露营真是一项丰俭由人的周末游活动。
然后,便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露营经历。首先是在网上预订营地,整个过程也非常便捷以及人性化。我去的那家公园有两种不同价格的营地可以选择,一种是带电源的,一种不带。像我这样追求舒适的人当然选择了第一种,23美元一晚,比起酒店实在是便宜得太多了。所有的营地都包含可供自家专用的木质桌椅、烧烤炉、停车位,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营地的特性,比如,你可以预定全树荫营地,或者选择早上能晒到太阳的那种;是希望自己的营地紧挨着儿童游乐区方便孩子疯玩,还是希望离浴室近且离洗手间不近不远……
这一切已经让我近乎受宠若惊,即便如此,到达公园之后发现营地的条件好得完全出乎意料。首先是非常安全:公园本身就是收门票的,而营地又设在园中有专门岗哨的特定区域,没有预定的外人根本就进不去。而且,每个营地的位置都非常宽敞,跟另一家人的营地保持足够的距离,既保持了私密性,又不至于因为过于僻静而感到不安。电插头有两个,带一口电饭锅和一口电炒锅还能同时操作。最值得称道的是公共浴室和洗手间干净舒适,数目足够,完全不需要排队。
总之,经过这一次体验之后我立刻爱上了露营,至少是爱上了在美国露营——这不但是一种能让人最大限度接近自然的居住方式,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旅行方式。我决定以后凡是在这个国家旅行,在能选择露营的地点都选择露营。
回家之后又作了一番调查研究,于是非常惊讶地发现:在佛罗里达的那个全世界最大的迪士尼,那个人们一提起来就抱怨酒店过于昂贵的迪士尼,居然也提供了露营的选项。于是我跟孩子约定:下一次,我们去迪士尼露营吧。(编辑 马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