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日本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纠结不已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鸿斌 2015-12-23 08:49: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日本极为纠结,具体表现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

由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直接导致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而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二十多年低迷,两国形成了强烈反差,2014年中国GDP已是日本的2.25倍,多年来日本以经济大国平衡中国政治大国的优势荡然无存。日本当然从心底里不希望差距继续拉大。因此,这一两年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幸灾乐祸:无论投资放缓还是股市下调,无论出口下降还是人民币贬值,媒体几乎都铺天盖地大炒作,稍有不同意见就会遭到谩骂指责。看日媒那些报道,似乎中国经济明天就要崩溃了。连当红足球明星本田圭佑对日本国家队停滞不前的现状不满,都要扯上中国经济,以致连网友反问他:你懂经济吗?此前,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甚至在国际会议场合都不忘唱衰中国,这一过分之举理所当然遭到其他国家与会者的指责。

但是,既无资源本身市场规模又有限的日本,对外依存度始终居高不下,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还在不断加大,2014年日本外贸对华依存度已高达20.5%,而对美国的依存度仅为13.35%,居第三位的韩国只是5.66%!尽管由于领土争端导致双边关系趋冷,2013年和2014年日本对华投资大幅下滑,但截至2014年底在华日资企业仍多达32667家,而排名前十的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的日资企业加在一起仅22219家。尽管日本早就意识到“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但能替代中国市场的国家不那么容易能找到,因此,所有在中国有投资项目的日本企业,与中国关联度很大的相关行业乃至整个日本财界,都从内心希望中国经济能尽快顺利渡过换挡期,从而稳住这一最大的外需市场。前驻华大使、伊藤忠商事原董事长丹羽宇一郎2015年6月以古稀之年出任日中友协会长,就清楚反映了这一集体意愿。因此,尽管由于双边关系的冷却和在华营商成本的增加,部分在华日资企业或转回国内或迁往其他人工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但截至2014年,仍有近一半在华日资企业考虑增加投资或开辟新领域,若加上维持现状的则超过三分之二,而正考虑缩小投资规模或撤资的不到一成!

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导致需求下降,也使日本大受影响。例如2014年日本对华出口下降2%,今年1至9月又锐减12.4%。截至9月,日本对华出口连续10个月持续下降。因为在华日资企业销售额下降,势必导致其从日本的进口减少。据大和综合研究所测算,如日本对华出口持续半年下降一成,其GDP就会减少5220亿日元,占0.1%以上,而目前的降幅已超过一成,所以其受累程度远超0.1%。据帝国数据库调查,25.4%的日本企业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今年4至9月,因此而倒闭的日本企业达43家,同比猛增40%。因中国内需下降,松下公司不得不关闭在北京生产锂电池的工厂。日立建(筑)机(械)2010年在中国市场销出11万台铲车,而本年度预期仅1.5万台,今年利润预计将锐减一半。

由于经济持续疲软,日本近年来只能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通过国际游客来拉动经济。而近年来中国访日游客猛增,去年增幅高达83%,今年1至10月继续猛增110%,其中8月增幅高达130%。为了应对东京等大城市酒店“一房难求”的势头,抱紧这棵“摇钱树”,全日空明年2月起将上海虹桥—东京羽田航班从原先每天一班猛增为三班,日航也将东京至北京和上海的航班翻番。另外,通过安排“民宿”来缓解客房不足,连春秋航空也将在日本经营宾馆,以确保中国游客的住宿。中国游客人均消费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对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的百货商店、家电商店、药妆店和免税店的营业额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拉升作用,有些商店营业额成倍增长。日媒甚至还为中国游客的消费行为新造了“爆买”一词。

一面是媒体上连篇累牍唱衰中国,另一面却是财界对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强烈渴望,这一极为矛盾的心态也充分反映在日本对华政策上:一方面自民党不顾公众强烈反对,强行通过《安保法案》,进一步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联手菲律宾、越南等国,以增加围堵中国的筹码。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又竭力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安倍更积极谋求与中国领导人会晤,自民党高层人士也不断访华,以使双方联系渠道不致中断。包括在是否应加入亚投行的问题上,财界的主流意见认为加入对日本利大于弊。

中国经济换挡将持续一段时间,由于目前日本对华亲近感持续处于历史最低期,妖魔化中国经济的局面也将持续,这对安倍内阁的对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值得高度关注。而财界要求准确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理性呼声能否逐渐占据上风,牵制右翼势力对日本政府的影响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系资深日本问题专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