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亿贷款去哪了?
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是人民币贷款规模却创出新高。这看上去有些矛盾的数据却出现了。本文对11万亿贷款规模分析后发现,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在下降,短期贷款却快速上升。
这体现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当下的经济特征,一方面房贷的风险相对较低,而许多工业领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风险加大。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新增贷款用于资金短期周转,而非长期的项目投资。因此,未来既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又要对实体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北京报道
导读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产能过剩领域用于“借新还旧”的新增贷款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由此使新增贷款增速和经济增速背离。“这也是我们看到新增贷款增速在提高,但是经济增速还在下行的原因。”
2015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刷新历史记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末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11.12万亿,相比2014年全年增加13.71%,相比2009年全年增加16.13%。
“今年多次降准降息后,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贷款规模的增长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增长的效果。”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新增贷款也存在结构性问题,小微、扶贫等领域的支持还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前11月贷款规模的增长主要因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和非金融性公司短期贷款的增长。此外,票据融资冲规模、商业银行向证金公司放款等因素也是新增贷款规模再创新高的原因。具体贷款投向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基础设施、房地产行业是新增贷款投向的主要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规模扩大的同时宏观经济还在下行。业内人士预计,商业银行不良率还会上升,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
人民币贷款规模再创新高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出以后,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相比2008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达9.58万亿。此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先下降再上升,至2014年达9.78万亿。
根据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2015年前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11.12万亿,相比2014年全年增加13.71%,刷新历史纪录。
“与信贷超常规投放的2009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银行贷款也多增一万多亿,今年新增贷款占GDP的比重处于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12月18日,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金融时报》2015年年会上表示。
从部门、期限等分项数据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增长是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居民部门短期新增贷款相比去年全年减少近四分之一,中长期贷款则相比去年全年增加近四分之一。这说明在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后,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在持续改善,居民按揭贷款增加。
非金融企业部门方面,今年前11月非金融性公司短期新增贷款增加17%,显示企业借款多用于短期周转;中长期贷款则减少16%,显示企业借款用于投资扩张的意愿降低。
今年前11月新增票据融资增长近一倍,也助涨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规模。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找不到足够安全的一般性贷款项目,把贷款额度用于票据贴现,从而达到冲贷款规模的目的。
西部省份一位城商行中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2009年的情况是有项目,但是没有信贷额度;现在是有信贷额度,但是没项目。“贷款额度还有,银行为了保证来年的贷款额度,用票据冲规模。”他如是解释。
此外,向证金公司放款等因素也是新增贷款规模再创新高的原因。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除4月、10月、11月外,其余各月新增贷款量都高于2014年。其中,2月、7月新增贷款明显放量,2月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752亿,7月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948亿。7月大幅放量,市场解读原因为当月股市震荡,商业银行向证金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
民族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前11月金融机构居民部门和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10.42万亿,与社会融资规模中新增人民贷款规模10.43万亿相当。
“这部分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贷款增量,差值部分应为金融机构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证金等)拆借的新增贷款量。”他说。
贷款投向
东部省份一家国有大行省级分行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分行贷款投放规模增加,主要增量在个人住房消费类贷款,预计明年还将保持这一态势。
央行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住户消费性贷款增加2.6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8282亿。
华东地区某省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该省前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8000多亿,其中2000多亿是个人贷款,2500多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个人贷款小部分是短期贷款,主要是上半年股市火爆个人从银行拆借的短期贷款,大部分还是住房按揭贷款。”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础设施还是新增贷款的主要投向。”
这也可以从国有大行的经营数据中看到端倪。一般而言四大行新增贷款规模占银行业的35%-40%。工商银行的经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行轨道交通、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与电子信息、文化等新兴行业贷款增加2550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的84%。
国开行的新增贷款增量则主要投放棚户区改造。数据显示,国开行前三季度发放棚改贷款5770亿元,规模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
市场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发行的专项金融债带动下半年贷款规模增加。专项金融债主要作为资本金投入易地扶贫搬迁等五大类基础设施项目,后续项目贷款资金的投入则计入投向基础设施的贷款。央行的数据显示,下半年新增贷款增幅为36%,其增幅是上半年的两倍多。
房地产行业也是新增贷款投向的一大领域。央行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贷款同比多增7016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 28.4%,比去年同期占比水平高0.9个百分点。
风险隐忧
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普遍存在“两惜”的状态:银行惜贷的同时企业惜借。“现在不良率和不良贷款双双上升,银行出于风险考虑更加偏向将贷款借给大型企业以及投向基建等较安全的领域。”他说。
在他看来,新增贷款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小微、绿色、扶贫等领域很难从金融体系获得融资;另一方面是贷款投向基建、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甚至产能过剩领域,由此推高新增贷款规模。
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增贷款总量不是核心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新增贷款的结构性问题。”
曾刚认为,产能过剩领域用于“借新还旧”的新增贷款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由此使新增贷款增速和经济增速背离。“这也是我们看到新增贷款增速在提高,但是经济增速还在下行的原因。”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杨凯生则表示,产能的过剩滋生了对信贷的过度需求,同时信贷的过度进一步助长了产能的过剩。而产能过剩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影响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偿本付息能力,从而直接冲击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杨凯生认为,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处理不好,金融风险将会进一步积聚和扩大。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到1.59%,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43个百分点。
“历史的经验已经多次证明,凡是银行贷款投放过猛了,必然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不良贷款的明显增加。”杨凯生表示。
朱启兵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增加实际上是银行有意识选择的结果。这两部分贷款风险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经济下行,贷款风险会有所暴露。(编辑 谭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