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经济稳增长措施频出,由此带来了天量的信贷投放。据统计,截至11月末,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11万亿,刷新了2009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为全力争取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央行实施稳健略显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多次降准降息,释放了上万亿元市场流动性,为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也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也引导了社会资金平均利率的下降,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了条件。这是今年商业银行信贷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的真正动力。
但是,如果细细分析这11万亿元新增信贷投放结构,可就无法让人乐观了。对照与刚结束的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明年经济部署及宏观经济政策长短兼顾、近远结合取向,以及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的要求,似有不小的距离,甚至还不免让人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担忧。因为这11万亿元新增信贷主要投向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及批发零售业等四大信贷领域。如果只是从眼前短期利益看,这种信贷投向结构确实对拉动经济建设发挥了立竿见影的功效,比如交通运输业会对拉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定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业贷款增长也对房地产业去高库存化度过行业严冬、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等起了关键作用;且批发零售业信贷增长,还丰富了消费品种、提高了消费品品质、满足了民众多种消费需求,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带动“双创”都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且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也的确体现了服从并服务于中央政府的稳增长政策要求。不过,从长远看,这样的信贷结构却是不合理的,隐藏了不小的隐患。
首先,信贷资金过度流向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业,对去房地产高库存化并不是好事。试想,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困局一旦解除,势必又会引发新一轮买地和开发高潮,使房地产库存陷入“前清后增”恶性循环怪圈,这对改变我国经济对房地产业依赖性不是相向而行么?
其次,信贷资金过度投向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对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也很不利。虽然政府有禁令不让纯融资平台向银行举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银行因资产配置荒还是会主动向地方政府投怀送抱,或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注资,这自然会加剧新一轮政府债务膨胀,增加银行信贷风险,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再次,信贷资金过度投向批发零售业,虽可带动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但在无形中却也削弱了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企业信贷支持,会让我国原已处境艰难的制造业陷入更大的资金瓶颈之中,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来诸多障碍, 会加剧中小民营制造业的萎缩并加速他们的衰亡进程。
最后,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还有不少信贷源源不断“输血”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光伏等产能过剩产业,让中小微实体企业拥有信贷市场的份额更加减少;而且这些企业借新还旧、“以贷还贷”问题突出,对淘汰僵尸企业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很大的被动。可以说,正是由于产能过剩滋生了对信贷过度需求,又由于信贷过度投放,进一步助长了产能过剩,并直接冲击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让银行陷入了两难尴尬困局。
显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产业转型的节骨眼上,银行业仅保持庞大的信贷增长规模还远远不够,应把重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上,最终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由此,笔者以为,信贷投放除了兼顾原有四个领域产业之外,需要适当调整:一要向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倾斜,以全面挽救民营制造业衰败命运,并推动“双创”经济战略有效实施;二向高科技新型产业领域倾斜,以开辟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为经济全面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倾斜,以推动“三农”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增长夯实基础;四向文化旅游产业倾斜,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提升民众生活质量。
(作者系金融从业者,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