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把艺术变成产业,成为盈利中心。”戴志康说,这就和投资收藏是两码事了。他认为,做文化产业先要接受教育,经过探索和学习的整个过程,真正走进文化,自己有底气了,才可以作为产业来投资。
“就像我以前对文化的投资,没有把它作为产业回报来做,喜欢一样东西,花钱买就可以了。”他笑着说,人挣的钱干嘛使啊?吃得完喝得完吗?所以,投点文化,帮助为人类多保留和创造一些精神文化的财富,“比花钱买飞机、买游艇总要好。”
2015年的年头和年尾,戴志康做了两件“惹眼”的事:一件震动房地产业;另一件则成为其在艺术界的“新风向”。他,由此从地产圈正式转战艺术产业圈。
2015年2月9日夜,在港上市的上海证大发布股权变动公告称,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名下(包括其女儿)持有的上海证大全部股权已经悉数转让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这是2015年第一个从上市房企抽身,彻底告别房地产行业的商业大佬。”业内颇受震动。
但是,戴志康这次抽身,却唯一留下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喜马拉雅中心。“我现在的房地产资产就只有这栋楼了。”戴志康用右手一指说:“我只留了这栋楼50%的股份。”
戴志康留着它,是有“情怀”的。
2015年12月1日,就在戴志康留下的这最后一块地产物业的美术馆里,一个敦煌展开幕——展出了包括敦煌学奠基者常书鸿、段文杰等人临摹作品在内的共计165件来自敦煌的珍品。更让业内惊讶的是,戴志康甚至把13.6米的涅盘佛复制品、8个在敦煌尚未全开放的最具艺术价值的敦煌石窟复制品、16件国家一级文物都搬到了现场。“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太需要一场触动心灵的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升华我们中国人对中国历史的自信。”戴志康如此解释做这个敦煌展的原因。
与此同时,资本界看到的是,戴志康在告别房地产业后,正全力打造新的产业品牌——证大文化产业:上海敦煌展开幕一周后,上海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证大文化”)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证大集团召开。“这些年,艺术这一摊我已经积累了很大的规模,我就想把它们开发后做成产业,进而准备借资本市场做大。”戴志康透露,这个公司的挂牌地将选在新三板。
做下个时代的事儿
戴志康对自己的这个转型给出的解释是:我要做下个时代的事儿。
“房地产不是下个时代的事儿。”戴志康说,“所以我2015年开始不做房地产,把香港上市的上海证大出售给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戴志康得出这样的判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我自己作为一个投资家,比较能够看宏观”。
“我可以说我能够看得清未来20年。”戴志康说话慢条斯理,但总是露出自信的锋芒。
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阶段只学了金融的投资家,戴志康早期并未对历史文化做过什么研究,改变发生在1992年他第一次去了美国以后。当时,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些投资大师最吸引他,“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了找寻这个答案,他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超一流的投资家都是哲学家,他们是会洞察社会的。”他认为,这是他们成为投资大师的重要原因。于是,他确信:做投资家一定要关注宏观,要深刻地研究一个国家和这个社会,以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概的走向。
这在别人看来好像觉得太虚,但戴志康却表示他是用这种思维左右自己的投资方向。“我认为,下个时代的事儿是文化产业、“互联网+”、金融和国际化。”这和他之前确定的证大集团产业板块有了不同。记者注意到,2012年,戴志康曾经表示,从集团的层面而言,现在有三个板块:金融、地产、文化,但是未来的方向是互联网化、文化与大众化。难道3年前戴志康就有了抽身房地产的想法了?
“金融是我的老本儿。”戴志康说,这个领域属于他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互联网+”将是自己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的一大载体,借此将现有产业与互联网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
显然,在戴志康布局的“下个时代的事儿”中,新增并强调了国际化。在他看来,现在什么都全球化了,“甚至是我们一个小山村生产的某个东西,很有可能竞争对手就在地球的另一面。”他的国际化观点有三个点:第一,国际化的平台变了,过去是贸易全球,现在是投资全球;第二,国际化的方略变了,不应再是简单的海外并购买回来,而是中国的资金和人都要走出去;第三,国际化的思维变了,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家不只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把整个地球作为自己的布局空间。
现在,戴志康已经决定以文化产业为主线串起其投资哲学项下的“下个时代的事儿”的产业链。
记者获悉,戴志康重新建立的上海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文化艺术基金会、大观舞台、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一起共同打造的证大文化板块。在证大文化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戴志康、朱斌、周莹俊(证大集团财务总监)、屠琤(喜马拉雅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翁秉晨(国家注册拍卖师、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当选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并任命朱斌为董事长、翁秉晨为总经理。证大文化将积极谋求在新三板实现上市。
艺术要成为盈利中心
“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充满艰辛、充满刺激、又令人着迷的工作。今天,作为资本的代表,我的每个毛孔里都浸淫着利润,但这不是我的本质,这不是我真正的使命!”这是戴志康早些年写的“董事长致辞”中的一句话。当时,作为地产大佬之一,戴志康的“气质”使得他被称为“地产圈最浪漫的文艺青年”。
“很多人把房地产看成资本和筹码,可我是把它当作生命的场所来看待。”于是,戴志康在建造“广厦千万间”的同时,会将文化和历史看得比生意还重要。
戴志康说,正是秉持房地产不只是中国人容身之所,还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理念,他早在做房地产的时候已开始进入文化、痴迷艺术。
在上海浦东联洋社区一隅,一片静静的竹林掩映着一个被称作“中国顶级富豪最集中最喜爱的别墅居住区”——证大现代中式园林大宅“九间堂”。“我当时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找不到一个合意的中国的房子?”戴志康回忆他开发“九间堂”时的情景,“我喜欢典雅的苏州园林,我也喜欢时尚的上海都市,那么,我为什么不在上海做个当代的苏州园林呢?”
戴志康请来很多建筑师一起探讨,不是照搬,而是把现代的文化元素和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合到一起。他认为,人对美的追求本质是找到心理的平衡,当人有了审美,就知道造楼不是大、高就好,“人的生命和你的空间尺寸大小要有平衡,否则就会空虚、就会失控。”正因为打破了专业的局限,“九间堂”那50栋别墅成为最能体现戴志康“地产圈最浪漫的文艺青年”范儿的代表作建筑。
相比把房子造得很文艺范儿,戴志康在他的社区建设规划中倾力打造美术馆,则让人感到有些“太任性”。
其实,那时戴志康做的一切,还只是将文化艺术这一典型符号渗透到自己的建筑和社区建设里。如今,戴志康已然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并决意大打文化产业这张牌。此时,文化产业正火,投资者众。
“你要是把艺术变成产业,成为盈利中心。”戴志康说,这就和投资收藏是两码事了。他认为,做文化产业先要接受教育,经过探索和学习的整个过程,真正走进文化,自己有底气了,才可以作为产业来投资。“就像我以前对文化的投资,没有把它作为产业回报来做,喜欢一样东西,花钱买就可以了。”他笑着说道,人挣的钱干嘛使啊?吃得完喝得完吗?所以,投点文化,帮助为人类多保留和创造一些精神文化的财富,“比花钱买飞机、买游艇总要好。”
文化产业很宽泛,戴志康选择将重点放在美术这个领域内,这在眼下的文化产业投资中,似乎属于“偏锋”。
原来在艺术领域只是“业余选手”,现在要当成产业来做,戴志康有自己的想法。在交谈的过程中,戴志康透露了其艺术产业的利润基础:“过去做美术馆,业余做了些收藏,买了些东西,发现买艺术品比房地产增值快多了。”他同时提醒说,不懂文化,你愿意投资艺术是可以的,但要让它成为一个产业从而保证其成为企业利润来源的一部分,就要有另外的能耐。“因为艺术品是比泡沫经济里面所有泡沫更泡沫、更抽象的东西。”做这个产业一定要看眼光,而眼光的磨砺,要有艺术史、艺术学做底子,能分辨什么艺术有价值点,“艺术要做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
戴志康作为金融出身的商人,其艺术产业脉络有着明显的特点。2010年,戴志康通过成立证大艺术超市,签约了近1000位合作艺术家,并以扶持年轻艺术家为主,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仓储式原创艺术销售基地;同年,为配合上海世博会,证大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策划并举办“归去来兮”机场当代艺术展,将当代艺术植入机场公共空间,并延续至今;2011年,证大携手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共同设计发行国内首支阳光私募型艺术品投资基金产品;2014年,戴志康创立证大画廊,推出“有个计划”青年艺术家项目;2015年,证大文化的线上业务“艺术网银”板块成立,专职负责线上艺术产业的拓展与研发。
在戴志康眼里,艺术产业的“当量”绝不逊于房地产。“文化艺术产业的体量,能赶上之前房地产的体量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戴志康肯定地回答:“很快就将赶上,而且很容易就能赶上房地产的体量。”戴志康说,其实,文化艺术是重资产,“一幅画的价值可能是几个亿。”戴志康给记者算了笔账:“我现在展出的敦煌艺术品,如果以市场上的一些作品来比价,价值已经可以超过这栋几十亿的楼了。”
除了美术,戴志康也“随手玩了玩”电影。“我也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戴志康透露,他正在拍个电影,但由于精力所限,自己现在还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电影上,因此“我发现这个电影不是我想要的水准”。
有意思的是,当戴志康致力于构筑自己的艺术产业王国的时候,房地产又从另一条战线走进他的新产业版图,“不排除未来再玩一下文化地产。”
敦煌展只是一个开始
从形式上看,如今的敦煌展,成为戴志康开启新产业的标志。但是,在戴志康的心里,敦煌是驻心已久的灵魂。
“敦煌是我做喜马拉雅中心起头时候的文化营养。”戴志康说,古典建筑里的唐朝建筑,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清朝的建筑是不一样的。在设计开发喜马拉雅中心时,戴志康就带着建筑师去看敦煌;当喜马拉雅中心快建好时,他又带着人去看了敦煌。当沉浸在敦煌壁画所展现出的开阔胸襟和雍容气度之中的戴志康见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时,忍不住提出“能不能把敦煌搬到上海来?”,因为戴志康觉得,上海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岸城市,需要重新审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从历史和文明中重新挖掘和提炼出东方的普世价值观,为中国在新世纪布局全球、走向世界提供文化软实力的保障,为再造多文明多种族的共同繁荣找寻出路和方向。所以,他说,上海人就需要这个,这样才知道,我们走向世界后,我们是谁。
“这个愿望说到现在已经有4年了,终于实现了。”戴志康感到欣慰。这期间,他先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耽搁了一年;后来把生意料理好了以后,又策划了一年,今年终于完成开展。
在戴志康的心里,敦煌展首先就是献给上海人民的。“文化就是要分享,我自娱自乐一点劲都没有。”这也是他做美术馆的初衷。“美术馆像课堂,通过它把艺术组合起来,就像老师上课,把课都备好,将精华提供给观众。”
而在美术馆看和在敦煌现场看的不同之处,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的话说就是:现场看,是文化遗址,观众很容易将艺术和古代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在美术馆,如果不懂历史,可以把它当作艺术品,静静地看,一定会激发观众去现场的冲动。
更珍贵的是,这一次,戴志康用了最高标准来展示敦煌:他将8个在敦煌尚未全开放的最具艺术价值的敦煌石窟的复制品搬到了上海。“虽然多是复制品,但是,这些艺术品已经规定不可以拍卖,属于准文物。所以,这些艺术品的价值也是不可估的,其价值还将一直持续下去。”王旭东介绍说。
因此,戴志康还认为这个敦煌展投资者也需要看,“这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谁都可以从中找到价值,当然也包括投资哲学。”
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看来,戴志康的这个做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界是一种很大的激励。“之前从来没有人能做成如此大规模的敦煌展。”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敦煌艺术展开展当天,王旭东显得十分激动,“这是我们第一次和民营企业合作,让我们从这个案例中看到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珍品保护和传播的前景。”他对戴志康做敦煌展给出了“重点在于传播,要改变上海”的评价。
显然,戴志康做敦煌展的用力激发了王旭东的兴奋点。“戴总这次办展投了1000万。”他透露,双方还达成了敦煌艺术和民营资本对接的新模式。
“我们2016年将启动些新项目。”王旭东称,主要是做更高水平的创作,包括做敦煌从古代到现代的创作,“我们已经在谈了,我们方案一出来,肯定要和企业家合作。”言谈中,记者获悉,一个约50万欧元的敦煌创作项目正在运作之中。
“验证资本多寡的准则是什么?恰恰不是资本本身。”多年前,还是房地产商的戴志康用他的哲学思维这样表述资本;而今,决意致力于艺术产业这个圈子,戴志康精神依归的使命感能给这个产业带来什么新气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