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量。但另外一项市场数据就没有挂牌企业数量这么好看了,1月13日,全市场成交额仅为8.38亿元,做市转让方式的成交额为4.56亿,协议转让的成交额为3.82亿元。
整个新三板市场成交企业的数量仅为812家,做市转让占640家,协议转让占172家。简单平均下来,每家企业的成交金额仅为100万元。
实际上,这不是新三板市场某一天市况冷清,挂牌企业数量猛涨的另一面就是二级市场流动性不畅。
二级市场流动性的问题之于新三板市场,便如同芒刺在背。目前来看,拔掉这根刺的只能是监管层自己。
隋强在出席2015年金融街论坛的时候表示,新三板目前的流动性不足是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分析这些矛盾,除了企业自身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可流通部分不足之外,还有其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市场合格投资的数量不足、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市场的风险偏好系统、交易的需求不足。
隋强总结称,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市场活水不足的问题。
股转系统的总经理谢庚在出席某券商“新三板高峰论坛”时也对新三板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进行过表态:市场的流动性首先不是由制度决定的,而是由流动性需求决定的,是流动性需求决定制度供给,制度供给打开流动空间。而流动性需求是由股权分散度决定的。至于流动性需求,就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股票发行、做市商交易,股权分散化了,并且达到一定股权分散度的公司有一定规模,能够形成一个板块了,到那个时候条件才比较成熟。
从股转系统这些领导的发言中能够看出,监管层对于市场流动性问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一两年时间里股转系统也提出了一些办法,即优化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做市业务完善市场效益机制,引导做市商加大做市投入,提升做市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做市商的作用,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和队伍,扩大市场长期资金的市场供给。
但这些制度到目前为止兑现的很少,没有兑现的,究竟还有多久才能彻底兑现也是个未知数。
曾有一位北京地区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感叹到,从监管层的态度来看,新三板目前就是制度完善期,事实上二级市场的冷热都不是最优先考虑的事情。顺利搭建好制度框架和规范市场交易规则才是监管层最关心的事情。
如此这般,流动性是不是新三板的主要矛盾一目了然。
(编辑:李新江,邮箱:7151311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