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居家服下的职业装,暗示着政治斗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感。《间谍之桥》在两种风格之间,寻到了主旋律影片长久以来不太懂得掌控的平衡,也因此显得张力十足。
柳莺
好莱坞主旋律哪家强?看完了《间谍之桥》后,我更加坚定“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一定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拯救大兵瑞恩》,从《慕尼黑》到《林肯》,斯皮尔伯格在一众资本和明星的加持下越战越勇,接连煲出一碗又一碗质量上乘的人道主义心灵鸡汤。新作《间谍之桥》又得好莱坞王牌科恩兄弟相助,弥漫在故事中的黑色幽默,仿佛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让鸡汤的口感再上一个台阶。
不太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往往都会犯下同一个错误——不节制。要么,似《鸣梁海战》,过度渲染令人瞠目结舌的视觉特效,使得人物反而沦为陪衬;要么,主角光环强大,好像《壮志凌云》里年轻貌美得不可一世的阿汤哥,简直叫人忘记整个故事在讲什么……《间谍之桥》几乎成功地规避了以上所有的陷阱,斯皮尔伯格好就好在“克制”二字,不乱煽情,点到为止。电影讲述冷战背景下,美国律师多诺万以一己之力,促成美苏两大阵营的间谍俘虏交换的故事,根据历史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主线兼具严肃与幽默,支线又简短紧凑,最后双线叙事如两河汇流,不紧不慢,干干净净。一边是西装笔挺的政治生涯,一边又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尊严。敌国对峙的紧张空气,被包裹在掺杂着政治幽默、日常温情和人性本善的讲述中。看得出,为了兼顾两者,斯皮尔伯格花费了巨大的心思,就连汤姆·汉克斯在电影中的衣着打扮,都无时无刻呼应着总体的叙事风格:粗针毛线衣及其掩盖的中年男子微微隆起的啤酒肚,勾勒出电影平易近人的质感。而毛线衣里面,永远是打得一丝不苟的领带和挺括的衬衣。隐藏在居家服下的职业装,暗示着政治斗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感。《间谍之桥》在两种风格之间,寻到了主旋律影片长久以来不太懂得掌控的平衡,也因此显得张力十足。
作为一部商业片,《间谍之桥》拥有足够好看的视觉营造和叙事起伏,这一点摄影与编剧功不可没。不过,在流畅的叙事和漂亮的镜头之外,观众看到的却是一部太过工整的电影,这种结构上的过分讲究甚至宣告了创作者想象力的匮乏。斯皮尔伯格屡试不爽的三个招数,分别为视觉蒙太奇、夸张对比和前后呼应。视觉蒙太奇的手法,在片中出现了不下四次。比如,当审判苏联间谍的法庭正准备做出最终裁决,法官要求出庭者全体起立。电影的下一个镜头却出现在了一个小学课堂中,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脸稚气的幼童们从座位上齐刷刷地站起,向国旗致敬。至于夸张对比,则显示了好莱坞主旋律本身一贯的傲慢态度——对于苏联平民的脸谱化刻画,甚至带有嘲讽色彩的丑化、美苏对待战俘的方式,也被置于人性与非人性的两个极端。镜头随着战俘交换行动在东西两大阵营之间来回切换,纽约呈现出日常生活的勃勃生机,无论是律师事务所还是城郊别墅,都浸淫在安逸和谐的复古暖色调中,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随性又不失精致的品味。被一堵厚墙撕裂的柏林,则不出所料地被笼罩在冬日的大雪中,一片灰蒙蒙的死寂。至于前后呼应,用纽约地铁普通民众不同寓意的“侧目”表现多诺万社会名誉的提升,虽然多少引起观众们的会心一笑,但实在难以摆脱廉价幼稚之感。
作为近几年来好莱坞最为成功、艺术口碑最为出色的主旋律电影,《间谍之桥》的确显示出了某种“包罗万象”的气质。斯皮尔伯格敏锐地意识到,仅仅在电影中创造一个高大上的英雄式人物,再也无法打动银幕前的观众,因为人人都知道,完美的人并不存在。于是,他转而寻求每一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以拼凑出一幅巨大的人性版图。演员的戏份都分配得那么平均——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律师多诺万,带着一脸正义与温情辛苦奔波于冷战时空下分裂的柏林,用人道主义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中牵出一条细细的红线。多诺万唱“红脸”,他的合作者,中情局特工霍夫曼则被拿来唱“白脸”,有些鲁莽,却也是为国效力的排头兵。在美国被捕的苏联情报员阿贝尔,和在执行偷拍任务中被俘的美国空军鲍威尔,分别构成人物的对仗,在“忠于祖国”的信念的指引下,面对各自的困境,对于国家机密三缄其口。在电影的逻辑中,两人的忠诚皆为令人动容的品质。《间谍之桥》明确地揭示出作为文化商品的美式主旋律秘密:在好莱坞,“爱国”从来都只是一种叙事变奏,而美式主旋律不变的核心,是密不透风的“人性”。(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