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11.3万亿实体经济新增贷款都去了哪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2016-01-19 09:07: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央行上周五公布的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同比增多1.81万亿,创历史纪录。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也达历史最高水平。如果说11.72万的新增贷款让人震惊、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的话,那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也增加了11.3万亿,就真的有点让人目瞪口呆了。因为实情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一点也不见化解。相反,在某些领域、某些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更尖锐了。那些新增贷款都去了哪儿?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经济下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贷款大幅增加,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杠杆加重了,二是数据存在水分,三是两者都存在。如果不是这些现象,实体经济不可能仍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格局之中。很显然,不管是否有其他方面因素,新增贷款达11万亿以上,足够说明实体经济的杠杆加重了。只是,这些杠杆到底都加到了哪些企业身上?企业在得到这些杠杆过程中,是否仍在承受高融资成本的煎熬?是否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成了新增贷款的主力,而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仍被边缘化?

而杠杆加重的直接结果,就是实体企业集体为银行打工,为银行创造利润。有这样的结果,显然实体经济是无法走出困境的,也是供给侧改革不希望出现的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杠杆的目标,如果实体企业仍处于不断加杠杆的过程,那经济还如何复苏?至少,说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十分不妙,资金在实体经济中的周转效率相当低。所以,如何去杠杆,如何把实体经济的负担降下来,已成实体经济能否走出困境步入复苏通道的关键。

按相关部门的分析,去年新增贷款,主要是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倾斜的,那么,能否提供一些数据,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到底获得了多少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多高,有没有左手放、右手收的现象存在。

必须注意,按银行的一贯做法,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时,除了需要收取各种各样费用之外,还要求企业缴纳存款保证金,少则贷款额的30%、20%,多则40%、50%。也就是说,从贷款数据上,企业获得了不小的贷款,而实际拿到手的,却打了很大折扣。而银行也因存款保证金的存在,存款数据也好看得多。如此一来,贷款的实际状况就存在很大水分。不仅如此,这样一进一出,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损害了实体企业的利益。

也正是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新增贷款“堰塞湖”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水分,对实体经济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前者对实体经济带来的是财务负担的加重,财务成本的增加,继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以加杠杆的方式去复苏实体经济,无异于挖肉补疮、饮鸩止渴。

必须看到,如果对实体经济的新增贷款存在太多水分,除了蚕食实体企业利益,伤害实体经济根基,还会给宏观经济决策带来极大影响,使决策的针对性不强,造成货币政策失灵。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使实体经济不被贷款所绑架,还是要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而直接融资的重点,则应放在资本市场的完善上,放在企业上市方面,而不是发放债券。只是,目前的股市太让人失望,频繁的震荡,不仅没有能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帮助,反而在伤害实体经济,使资本更多从实体经济撤离。如何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给更多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机会,是当前经济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总体上讲,去年实体经济新增贷款11.3万亿,其所隐含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的实体经济,到了去杠杆的时候了,到了轻资产、轻负债、轻杠杆的时候了。不然,是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轻杠杆,至少可以为劳动力成本上升释放更大空间、提供更多更好条件。

(作者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