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覆盖了大漠。由于事先对饲草和饮水问题进行了预置,虽然近日连续降雪,但是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放归的普氏野马和野骆驼身体状况普遍良好,可安然越冬,这表明这两种珍稀动物,已经完全适应了河西走廊戈壁沙漠的严酷环境,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普氏野马和野骆驼栖息地。
东边繁育,西边生长。在河西走廊的两端,普氏野马和野骆驼在“两个家园”之间成长壮大。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开展濒危动物的保护繁育,近年来先后引进和繁育普氏野马、野骆驼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40余种,特别是普氏野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已发展到70余匹。野生双峰驼是世界级濒危物种,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繁育近20峰野生双峰驼,是国内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2010年和2012年,这里哺育的28匹普氏野马、2峰野骆驼先后搬入河西走廊西端的“新家”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降大雪,为确保普氏野马、野骆驼安全越冬,保护区管理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保护区放归区,对普氏野马、野骆驼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通过使用GPS定位、望远镜观察、照相机拍照等设备,对所有普氏野马、野骆驼的健康状况、活动习性、活动区域及线路、分群状况进行了连续监测和记录。
调查发现,目前,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普氏野马40匹、野骆驼8峰,2015年新产的7匹马驹和2峰驼羔生长发育良好,其他马匹、野骆驼均健康。
据了解,为确保普氏野马和野骆驼安全越冬,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先对饲草和饮水问题进行了差异化部署。往年都要在放归区投放饲草料,为进一步提高环境适应性,今冬未投放饲草料,但野马、野骆驼膘情基本良好,证明野马野骆驼完全适应了自然觅食的能力。从水源情况来看,放归区共有水源点10处,其中有2处野马饮水点,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封冻,玉门关保护站派监测人员每日定时破冰,保障野马、野骆驼饮用。
另外,河西走廊西端的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通过建设饮水工程、加强巡护管护等措施,野骆驼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加。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委书记陶辽汗说:“我们一天之内曾发现了158峰野骆驼的行动踪迹,这是非常罕见的。”
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原产于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以及蒙古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19世纪80年代被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发现并命名为“普热瓦尔斯基马”,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普氏野马,主要通过人工繁育,总量约1000匹。有关专家表示,放归的普氏野马和野骆驼种群近几年不断增加,表明河西走廊已经完全适宜于这两种珍稀动物安家落户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