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免税购物限额由8000元翻番至16000元,并取消对非岛内居民的购物次数限制,同时现有两家免税店开通网购,这项从2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被外界视为吸引消费回流的“试金石”。
在海南省财政厅29日举行的“离岛免税政策调整解读和落实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惠平介绍,财政部28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这是离岛免税政策落地海南以来的第三次完善和创新。
王惠平说,此次政策调整免税购物限额管理方式,对非岛内居民旅客取消购物次数限制,每人每年累计免税购物限额不超过16000元人民币。现行规定是每人每次8000元的免税购物限额,其中非岛内居民旅客每人每年限购2次,岛内居民每人每年限购1次。
“也就是说,一名旅客原来到海南旅游,离岛时买了2000元的免税品,那他这次没有用完的6000元额度下次就不能用了;政策调整后,如果这名旅客这次来买2000元的免税品,没关系,下次过来仍然有14000元的免税额度可以使用,一直到16000元的额度用完。”
王惠平说,“新政”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游客享受免税购物政策。预计这项政策实施后,免税购物人次以及免税销售额均将进一步提高,来岛旅客的消费潜力也将更加充分地释放。
网上购物是近年来商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很多消费者主要的消费习惯之一。为更加方便游客旅游和消费,这次政策调整同意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和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开设网上销售窗口,离岛旅客可通过网上销售窗口免税购物,凭身份证件和登机牌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点提货并携带离岛。
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2015年买走了全球近半的奢侈品,其中78%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消费外流形势依然严重。
刺激旅游领域消费,将更多消费留在国内,是中国相关政策的题中之意。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去年8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指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专家认为,这次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意义重大,有利于将一部分海外购买力转移到国内,扩大内需,不仅可以让来海南旅游的旅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可以作为吸引消费回流的“试金石”。
记者梳理发现,这是离岛免税政策落地海南以来的第三次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2012年11月1日,将每人每次免税购物限额由原来的5000元调整至8000元,并增加了美容、保健器材等3类免税商品品种等。第二次调整是在2015年3月20日,增加免税品种类,将零售包装的婴儿配方奶粉、浓缩咖啡、保健食品等17种消费品纳入离岛免税商品范围,放宽香水、化妆品、手表等10种热销商品的单次购物数量限制。
数据显示,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使免税销售额得到20%以上的增长。离岛免税政策的自身效应显而易见。据海南省财政厅统计,离岛免税政策自落地以来,截至2015年底,销售金额已累计164.95亿元,销售商品累计2123.44万件,超过573万人次旅客购买了免税品。其中,香水和化妆品最受欢迎,占比近六成。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此前政策实施取得积极效果,但是总体上与政策设计和旅客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海南省财政厅分析,离岛免税购物规模仍然较小。2015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55.4亿元,只占国内市场奢侈品消费额的4.9%。实际参与购物的旅客少。2015年从海口、三亚机场离岛旅客1578万人次,而同期免税购物人次为165万人次,仅为空港离岛旅客的10%左右。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能力还未得到充分的释放。游客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购物限额较低,抑制了对部分高端商品的需求;免税店网点少,没有设立网上购物平台,购物不方便等。
王惠平表示,调整免税购物限额管理方式和开设网上销售窗口有利于购物旅客灵活安排旅游行程,用足免税额度,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进一步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同时,政策调整也有利于将消费外流更多地留在国内,带动海南景点观光、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仓储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