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是提到中国美院与中国美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幼年从军,青年拿画笔,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美术大师,留学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长达13年,作品《白求恩》入选几代人语文课本……已届82岁的美术家肖锋,如中国现代史的一面平凡镜子,映射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见证了她步履摇摇的成长,十年动乱的凄惶,也亲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和谐社会的从容。
在上海肖锋的寓所里,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笑眯眯的他,与上证报记者聊起自己的人生和艺术。
抗日战士转学艺术
肖锋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父亲、大哥、二哥先后参加革命,小小年纪的他进入了苏中的抗日学校——江都简易师范。受哥哥的影响,他将自己的名字余洪庆改为肖锋,一直用到今天。
1950年,肖锋与王德威等7位新安旅行团美术队的战友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在部队里因为宣传的需要,速写和连环画已经画得很出色的肖锋,却是第一次接受正规的素描和色彩训练。“第一次画人体的时候,我们几个战友一看,怎么是女的?还没穿衣服?吓得马上就退出来了,心里还想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硬着头皮画,躲在后边也不敢看模特,就比着前边同学画的临摹。”肖锋回忆。
刚入学的时候,肖锋和他的战友们的成绩是倒数几名。“我们很着急,部队的学员怎么能够落后呢?就拼命学,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晚上在路灯下看画册、看艺术理论,早上4点半起床锻炼,然后画画。”入校后一年,被庞薰琹称为“拼命三郎”的肖锋,成绩已经在班级里排进了前几名。这时的肖锋还是学校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和同学老师们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拼命三郎”留学前苏联
1953年,肖锋和全山石考入留苏预备班后,肖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拼命”——拼命学习俄语,在肖锋用“打仗”来形容的这段岁月里,他每天要背200个单词。时至今日,肖锋还能用俄语唱当时他们离别中国时的歌《再见吧,妈妈》。
1954年,肖锋等人踏上了留苏的道路。“我和林岗在一个班,第一张画是静物,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从7岁就学画,他的那张作品画完就被俄罗斯博物馆收藏了。我们感觉差距非常大,就拼命画,吃完晚饭后,我们要画到晚上12点以后。这样从一年级的成绩4分左右,到了三年级时就拿到5分了。刚开始我们都是请当地的同学帮着指点一下、改改画,后来就成了他们拉我们去帮着改画了。”
除了学院课程外,就是观摩。“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有270多个博物馆,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了。像冬宫博物馆的藏品,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看,每个展品前看半分钟,要到60岁才能看完。”肖锋说。
3年的基础课结束后,肖锋进入列宾美术学院院长阿列希尼柯夫的工作室继续学习,肖锋还记得阿列希尼柯夫对他说:“你是中国人,你学的技巧将来要和中国民族的东西结合起来。我看中国很讲究写意和意境,你不光要学习技术,还要把你们民族的东西融汇进去。”
肖锋的毕业创作是《辞江南》。在创作过程中,导师建议“中国的水墨讲韵味,你不要像我们的油画这样画得这么硬,你用大笔写意一点,用水墨的韵味来表达”,这对肖锋启发很大。最终,这幅毕业创作获得了高度评价,答辩老师们认为这是“西方油画与东方艺术和谐的结合”。
在留学前苏联期间,肖锋不仅收获了艺术上的进步,也在老大哥罗工柳的介绍下,认识了当时在中央美院的宋韧。罗工柳还与邵大箴等学理论的同学帮肖锋写情书,从此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最终在1959年,肖锋回国进行毕业创作写生时,与宋韧喜结连理。
不拘一格重塑国美
1960年,肖锋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回国后到母校浙江美院任教。这一时期,也是他和宋韧创作上的丰收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肖锋和倪贻德一块请潘天寿做模特画油画肖像,潘天寿站着做了3天模特,也聊了3天他对艺术理论的看法,让肖锋受益至今。
1973年,肖锋调到上海画院油雕室,这时期的上海画院大师云集,有林风眠、刘海粟、唐云、谢稚柳、陆俨少等书画家,还有周碧初、吴大羽、俞云阶等油画家,除了艺术交流外,肖锋夫妇也与这些前辈建立了忘年之交。
1982年,应当时的浙江美院老院长莫朴之邀,肖锋重回杭州,并在1983年担任了浙江美院院长。回到母校后,肖锋开始兴建环艺系,创办美术师范,设立各类工艺设计专业,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一时间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肖锋不拘一格聚人才的做法。
当时学院在教学人才上青黄不接,所以肖锋的目光落到了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我们去看展览找目标,准备把凡是获金奖和银奖的艺术家全部‘弄’回来。当时想采取招研究生的办法,但那时给的研究生指标不多,就决定办研究生预备班,先招来,等文化课合格后再转成正式研究生,再考不上的就转成助教。这样各个系主任带着‘盯人’的目标招来23个人,最后留下了18个人,全部是金银奖的获得者。”肖锋说,因为这一举措,“到了1989年,浙江美院在全国美展上获金奖的人数第一、入选率第一,直到今天还在全国美展上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肖锋还到各地挖人才,先后调进来黄发榜、程宝弘、秦大虎、许江、施慧等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后来他们都成长为教学骨干,有些还担任了院系领导。1996年,肖锋辞去院长职务。13年中,他见证并引领了中国美院的发展。
风雨一生夕阳晚晴
肖锋在1996年卸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至今已经20年。他不甘落后于时代,80多岁的他会使用智能手机、收发电邮,仍然坚持每天动动画笔。时间长就画油画,时间短就画写意、练书法。虽然他笑称为了应酬而不得不捡起毛笔,但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他对艺术的虔诚,以及他对油画民族化的思考。
肖锋一家四口,四位艺术家:肖锋和其夫人宋韧都已经从艺60余年,在中国艺坛享有盛誉。而他们的两个女儿肖鲁、肖戈,均为非常有名的当代艺术画家。肖锋笑着说:“我们这个家很多元,我们和女儿两条路,我们是学院派,她们是现代派,但不矛盾,都在求美的地方统一起来。”
丹青不知老将至,人间重晚晴。肖锋用其一生描摹了共和国的侧影,对于他,很多国美老一代教师公认,肖锋能够亲历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从重建到与央美南北分立,足以写入共和国美术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