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依然是资本追逐的热点。
2月15日,Uber中国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Uber获得俄罗斯富豪米哈伊尔·弗里德曼创办的投资公司LetterOne(L1)的2亿美元融资,新一轮资金将用于Uber进入东欧等新兴市场。
目前,Uber为全球67个国家的36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Uber全球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公开表示,“Uber的全球战略目标是通过提供一键叫车服务,让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出行变得可靠且费用可负担。L1在新兴市场的投资经验对于Uber全球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Uber总融资额达88.1亿美元,披露的投资者超50个。去年年底,记者获得的一份美国投资机构产品说明显示,Uber原始股价格约为45美元,公司整体估值超过400亿美元。在此轮融资完成后,业界推测其估值已超过600亿美元。
在资本的推动下,出行平台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仍然处于烧钱换市场的胶着竞争阶段。这种情况下,Uber和滴滴都不得不靠创新的手段来寻求更多盈利的可能。
发力新兴市场
据悉,L1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卢森堡,专注于电信、科技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包括L1 Energy和L1 Technology两大核心部门,公司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250亿美元。未来几年,LetterOne计划向全球科技公司投资20亿-30亿美元,单项投资在1亿-5亿美元,并寻求新的战略合作。
弗里德曼在声明中表示:“我对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感到兴奋。依据我们在零售、银行、电信、能源等各领域的投资经验,相信Uber团队杰出的管理能力,可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
但是,双方并未透露股份占比比例。今年1月,俄罗斯另一个亿万富翁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旗下的USM控股公司也投资了Uber。由此可见,Uber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射到全球新兴市场。去年,Uber宣布将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在此过程中,新兴市场还需要依赖北美等市场的盈利进行补贴。
1月11日,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公开对媒体宣布,为了确保长期业务发展,将把其他地区的盈利导入至中国市场。此外,Uber中国的最新一轮融资也已经完成,估值超过80亿美元。
虽然与竞争对手滴滴相比仍存在差距,但在国外互联网公司进军中国市场频频折翼的背景下,Uber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可圈可点。
前述内部人士透露,Uber中国预计在2月底再进入18个城市,包括广东、湖南以及湖北三省,最终计划是在今年让业务覆盖到100个中国城市。
探寻盈利空间
在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出行软件大幅削减了面向乘客与司机的补贴。
不过,随着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原租车公司也加入到专车市场后,出行平台又开始烧钱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补贴依然是吸引用户的不二法门。在用车高峰期,Uber部分订单的补贴甚至达到车费的两到三倍。
2015年初,Uber刚刚进入中国,而滴滴占据了99%的份额,而现在,Uber占据了中国35%的专车市场份额,进步不可谓不快。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称,尽管Uber获得了高估值,在中国增长迅速,但由于竞争激烈,该公司尚未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实现盈利。
这一处境短期内或将难以脱离。Uber和滴滴都试图通过其他模式探寻更多盈利的空间,包括企业服务、广告、异业合作等。
2014年7月,Uber率先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了U4B(即Uber for Business)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地降低员工出行费用。截至目前,U4B已经进入4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银行、高盛在内的5万家企业已经加入到该项目。预计到明年,这一数字还将翻番。
2016年初,U4B已经悄然在中国区展开。在C端补贴太多的出行平台,希望借企业服务摆脱烧钱换市场的形象。或许,当它们的服务真正获得认可时,疯狂的补贴之战才能告一段落。
(编辑:黄锴,邮箱:huangk@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