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乐园2015年迎来十周年,但在盈利三年之后仍难逃亏损的厄运。
据香港媒体近日报道,香港迪士尼2015年亏损1.48亿港元,营业收入约51亿港元,比2014年减少6.4%。在客源量上,其2015年度的入场人数为680万人次,比2014年度的750万人次减少9.3%,这也是其2009年起连续攀升以来的首度下跌。
对此,香港迪士尼乐园行政总裁金民豪解释称,周边地区放宽签证加上直航和廉价航空增加、外国货币贬值,都吸走不少访港游客,而乐园收入减少加上资本折旧增加使得未能达到收支平衡。
此前,香港旅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5930多万旅客访港,比2014年减少2.5%,其中内地游客有4500多万人次,比2014年减少3%。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迪士尼客源上太依赖内地游客,而其客源比例已从2014年的48%下降到2015年的41%。相较之下,东京迪士尼日本本土客源达90%。
沪港迪士尼PK在即
2005年9月开园的香港迪士尼建设时投资额为250亿港元,扩建时迪士尼再注资34.9亿港元,但之后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香港迪士尼官网财报数据显示,开园后前7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2年才“翻身”首次获得盈利,获得净利润1.09亿港元,而2013年度净利润增长超过一倍达2.42亿港元,2014年度净利润上升36%达3.32亿港元。然而,到了2015年则再度转亏。
事实上,香港迪士尼常年亏损除了面积较小难以吸引游客这个原因之外,或许与其股权结构、经营模式等也有关。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认为,香港迪士尼相当依赖于门票收入,整体门票占游园消费的50%左右。此外,其版权费较高的现实情况也拉高了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迪士尼的经营模式是政府合资和特许经营二合一,特区政府的赢利部分是基于门票收益,而其他的附属经营项目如迪士尼酒店、收费的迪士尼频道的利润与政府无关。迪士尼方面会派驻高层管理团队并抽取 7%的品牌费。而中方则提供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合资的主题公园向美方支付项目版权费、制作费等。
与之相比,开园在即的上海迪士尼在经营模式上吸取了一定经验,或可避免重蹈香港迪士尼的覆辙。
具体而言,上海迪士尼是中方通过参股管理公司共同参与未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和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上海申迪集团和华特迪士尼在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0%和70%。
缴文超表示,中方在管理公司中参股30%意味着在今后所有的乐园经营收益中都可享有相同比例的收益,中方还有权向管理公司委派董事、监事、副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在上海迪士尼项目中,中美双方均以现金方式入股,土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均不作价入股,而是分别由中方和美方另行租赁和许可给中外合作的项目公司。
积极应对竞争
就一触即发的沪港两地迪士尼竞争,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迪士尼最近几年扭亏为盈的原因在于内地香港游市场快速发展。此外,香港迪士尼采取了有效的渠道分销策略与旅行社渠道结合较好,以总代的方式拓展区域市场。
“2015年香港迪士尼再度转亏,和香港市场受到的短期影响相关,同时也与游客对上海迪士尼近期开业的期待而替代了香港迪士尼的游览有关。”杨彦锋直言。
对比香港迪士尼,上海迪士尼在占地面积、投资规模以及人口基数等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上海迪士尼占地面积约为香港的3倍,投资规模(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为香港的约10倍,而本地人口基数则约为香港的3倍。
而门票价格上,香港迪士尼也不具备竞争优势。上海迪士尼平日票价为370元,为全球平日价最低。而香港迪士尼则在2016年调高了票价,单日成人票价539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50元),同在亚洲的东京迪士尼单日成人票价折合人民币约394元。
赵焕焱表示,香港迪士尼必须在内容上提高才能应对上海的竞争。
事实上,针对上海迪士尼乐园6月开幕,香港迪士尼乐园行政总裁金民豪已经表示,香港迪士尼暑假将有一系列以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为主题的项目即将登场。金民豪称,香港迪士尼有自己的好处,要对自己有信心。
不过,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则认为,上海迪士尼开业后会对东京、香港迪士尼造成分流影响的假设并不成立,因为中国客源市场巨大,且这三大迪士尼都有很大的不同,游览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游客可能还会去游览香港与东京的迪士尼乐园,从而会产生叠加效应。
(编辑:陈时俊,邮箱:chensj@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