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新三板基金追捧创新层企业 投资者理性销售趋难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三板的队伍正越发强大。截至2月16日,新三板挂牌数量达到5787家,总股本3520.45亿股,流通股本1335.93亿股。

与此同时,新三板的分层制度也渐行渐近。按规定新三板分层将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目前,一边是挂牌企业努力划分到创新层,另一边是资金在寻找可以被划分到创新层的企业。

多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资金会优先选择可以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据了解,不少机构对项目的考核已从创新层开始,更有甚者,非创新层企业不要。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就向记者表示,会优先选择今明两年被划分到创新层的企业,如果企业到不了创新层便不会考虑。而这已成为一些机构的共识。

市场对新三板的投资热情在2015年就已爆发。去年全年共成立2149只新三板基金。在新三板产业链条赚钱效应凸显、寄希望于未来的制度红利之下,投资者热情高涨。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机构也推出了大量新三板产品。然而,伴随市场的渐趋理性,新三板的产品发行并不如之前那么容易。

资金追捧拟创新层企业

在新三板分层制度渐近之下,新三板产品的投资标的重点也正悄然发生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可以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正受到资金的追捧。

“现在资金投向会优先选择可以进入创新层的挂牌企业。”上海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对新三板项目的考核已经从创新层开始着手了,我们会选择今年能够划分到创新层的企业,或者明年能够到创新层,当然今年能到创新层最优。如果企业分不到创新层我们基本不会考虑了。”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向记者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很多机构都在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操作。业内人士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相比基础层,创新层交易更活跃,对机构来说退出更容易,而估值也更高。

“有些产品如果抢不到创新层的企业,出资人根本不愿意出资。我们的模式是先拿项目在募集资金。出资人会问,企业能否划分到创新层、什么时候可以划分到创新层?之前出资人关注的是企业能否做市,现在是能否到创新层。”张驰告诉记者。

去年底,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表示,初步估算有600家已挂牌企业可进入创新层。但这并不能满足机构的需求。尤其对于优质企业来说,更会受到各路资金的争抢。水涨船高,优质企业的价格也正越来越高。

张驰向记者介绍,半个月前公司以8块钱参与一家新挂牌的新三板企业定增,不久二级市场价格上涨近一倍。“就是因为能确定到创新层,所以价格起来了。”

不过,这仅仅是资金对优质企业争抢的开端,并不那么激烈。“现在2015年的年报还没披露,财务数据不知道,所以哪些企业能分到创新层还存在不确定性。等年报披露完毕,资金对可以划分到创新层的企业争抢将会很厉害。”张驰认为。

新三板产品遇发行难

优质的企业正在受到资金的追捧,但资金对新三板企业的热度已大为减弱,去年上半年新三板产品受狂热追捧的现象已不再,投资者正变得越发理性。

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2015年有2238只新三板基金成立,尤其上半年是新三板基金发行的爆发期,在第二季度累计发行了935只新三板基金。一股投资新三板的热潮席卷整个行业,新三板投资者也趋之若鹜。然而,伴随投资者的渐趋理性,新三板产品发行正变得不那么容易。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三板产品发行市场就开始渐趋冷淡。有数家基金在去年上半年发行新三板基金产品后,至今未发行新的新三板产品。

多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新三板产品并不好卖。

“发行新三板产品通过机构募集资金,我可以肯定的说很难!通过大的销售机构去募集很难,这是一定的。还有一些私人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也募集不了,风险很大。”上海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向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产品难卖的原因在于“企业太多,良莠不齐,好项目少,并且估值偏高。”但在上述私募高管看来,退出模式的未知才是最大的风险所在。

“刚开始都是寄希望于新三板市场好,但到底怎么变现、如何退出,这些都没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以想象下,到底推出什么样力度的分层才会导致之前的产品最后变现?市场上募集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到底怎么退出和变现,都还早着呢。投资者也认识到这点,开始变得理性了。”前述私募高管表示。

张驰也表示,正是由于退出模式不确定,所以在投资标的上只会选择细分行业的龙头或者规模体量大的企业。“现在对项目是优中选优,但只要项目足够优质还是很受欢迎,取决于项目本身。”张驰说。

一个相悖的现象是,1月份仍有大量新三板产品成立。“大的机构通过第三方卖已经很难了,一些小的机构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销售,比如进行拆分销售,卖原始股之类。事实上有些机构已经不把重点放在发行产品这块了。”前述一家私募高管表示。(编辑 郑世凤)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