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岚豹”矛盾爆发:广汽中兴应由谁控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广汽中兴发展三年多,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到底以谁为主,中兴汽车还是广汽?如果按照资源和实力来敲定话语权,应该由广汽来主导更利于广汽中兴的发展,但现实是中兴汽车是大股东。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2月19日,广汽集团正式澄清:广汽集团和广汽中兴均未直接或间接对“岚豹汽车”进行过任何投资或经营,广汽亦未授权“岚豹汽车”或“岚豹”品牌使用“广汽”标识。

这种回应等于直接打了它的合作方中兴汽车的“耳光”。不久前,媒体报道“广汽将打造全新品牌‘岚豹汽车’”后,河北中兴汽车曾对此予以确认,但事实上,广汽方面称对“岚豹汽车”不知情。

合作双方的分歧已经公开化。根据规划,岚豹汽车其实是一个乘用车品牌。很显然,这个品牌只能在中兴汽车的宜昌基地生产(中兴汽车的保定基地是商用车基地),这个基地为广汽中兴所有,它是三年前广汽与中兴的合资公司。

“可能的原因是广汽并不认同广汽中兴再倒腾出一个新的品牌,因为从大广汽战略看,其旗下的传祺品牌是主体,其他品牌最好能整合进入广汽乘用车序列。”接近广汽的人士称。

而广汽中兴的控股方是中兴汽车,当年引入广汽,目的之一是借助广汽的乘用车生产资质,进军乘用车领域。推出一个独立的品牌,是中兴汽车的愿景。

广汽中兴发展三年多,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到底以谁为主,中兴汽车还是广汽?如果按照资源和实力来敲定话语权,应该由广汽来主导更利于广汽中兴的发展,但现实是中兴汽车是大股东。

谁的岚豹

2月初,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岚豹汽车,忽然发布了招商信息。在其招商手册中称,岚豹汽车是广汽中兴的全新品牌,采用广汽乘用车标识,并对广汽集团、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工厂进行了介绍。

招商手册显示,岚豹汽车的招商主体是广汽中兴。该手册还公布了新品牌的产品规划,即岚豹将于未来3年内陆续推出包括SUV、轿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6款新产品,预计首款车型是今年6月上市的一款SUV。

但随后广汽集团相关人士称:“岚豹汽车不属于广汽集团,也不属于广汽中兴。”而中兴汽车则坚称,岚豹就是广汽中兴的品牌,未来将取代中兴品牌。

矛盾摆上台面,广汽对此毫不让步。2月19日,广汽正式发布回应称,“媒体报道‘岚豹汽车’有望替代现有广汽中兴,成为广汽集团下属的乘用车品牌与事实不符”。

广汽措辞强硬:截至目前,广汽集团及广汽中兴均未直接或间接对“岚豹汽车”进行过任何投资或经营,广汽亦未授权“岚豹汽车”或“岚豹品牌”使用“广汽”标识。但广汽并未提到对商标侵权追责,对合作方留有余地。

双方的矛盾可能来自对广汽中兴未来发展战略的分歧。广汽中兴一直沿用了中兴品牌,但中兴原来是一个以销售皮卡为主的品牌。股东方河北中兴和广汽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利益诉求明显不一样。

岚豹商标的注册主体是河北中兴汽车,打出“行于风岚,其捷如豹”的口号,以皮卡起家的中兴汽车,想要借助广汽打造一个乘用车品牌。但广汽的规划是,以广汽乘用车为主体,把吉奥、中兴等品牌整合其中或做辅助,很显然,做全新品牌并非广汽所想。

事实上,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非常多,再打造一个全新品牌,有没有必要需要仔细掂量。全新品牌意味着巨额的营销费用和较长的时间成本,而目前规模较小的车企出路是紧靠汽车集团,借用资源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集团车企而言,多品牌战略已经在奇瑞等车企上验证走不通。以广汽中兴目前的年销量看,它完全无法支撑一个全新品牌,其后续的产品供应,如果没有广汽集团支持,也很难成为体系。

广汽中兴进退两难

中兴汽车在没有征得广汽同意的前提下,冒险用了诸多广汽的标识和介绍,业内认为,这是中兴迫于形势。

广汽和中兴在2012年达成合资协议,双方股比为40:60,将中兴汽车在宜昌的基地更改成合资公司广汽中兴。但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该合资公司进展困难重重。

目前在广汽中兴的官网上,只有一款在售车型C3。另一款打着广汽中兴旗号在市场上销售的CX3,其实来自于中兴汽车在河北的保定基地。相关数据显示,广汽中兴2015年全年销量仅为2671辆。

广汽中兴面临的困难很多,一个是产品供应问题。广汽集团曾经将原广汽长丰的轿车品牌CP2引入到广汽中兴,并计划在去年推出市场,但后来并没有如期上市,原因不详。

另一个是渠道问题,中兴汽车原有渠道以销售皮卡为主,广汽中兴则以乘用车为主,渠道需要重新打造。但产品少,销量规模上不去,经销商招募也很困难。广汽中兴的高管也对外坦承,销量上不去的一个原因是经销商数量过少。中兴汽车方面在最新的招商中,打上众多的广汽符号,就是希望利用广汽的影响力,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广汽当年入股中兴汽车,和重组湖南长丰汽车一样,是为了响应国家“四大四小”兼并重组小车企的号召,但后来证明,广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二次、三次重组,来解决和原有资方的分歧,才能让被兼并企业较快发展。

广汽中兴是继广汽长丰、广汽吉奥之后的第三个烫手山芋,包括配套零部件在内,规划产能高达45万辆,投资总额预计高达50亿元。目前,广汽中兴一期15万辆的整车项目已经完全投入使用,产能闲置巨大。

去年年底,广汽启动对广汽吉奥的二次重组,将广汽吉奥股权全部收归旗下,以解决股东方的“扯皮”问题。广汽集团也曾用这种方式解决了广汽长丰的问题,下一个要解决的可能就是广汽中兴。

“被重组的小企业,之所以落到被重组,本身就有各种问题,当‘冤家’进入后,各方的利益诉求仍然会很难统一。要想走向快速发展的通道,最好全资收购。”上述人士称。(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