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静)《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25日在北京发布。该蓝皮书为世界杂志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2015年度重大攻关课题,至今已连续发布10部,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对市场的争夺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蓝皮书》所建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起目前国内指标最多、体系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涵盖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统筹协调等经济领域。GDP仅被作为其中一项基础性指标,且所占比重较小。
蓝皮书显示,在对2013~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广东、江苏和北京名列前三甲。此外,排入前十位的省域还包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福建,辽宁和湖北。
和前一年的排名相比较,湖北成为晋升至前十名上游区间,与此同时,河南排名落后2位掉出该上游区间。
蓝皮书指出,2014年与2013年相比较,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8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和内蒙古,均排名上升2位;此外,8个省、市(区)排位下降,降幅最大为河南和江西,均下降2位。
从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相比较来看,蓝皮书显示,2014年,四大区域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48.8分、中部地区37.8分、西部地区33.0分、东北地区36.6分。这一数值与2013相比,东西部地区差距有所缩小,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上升,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有所缩小,只有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此外,与此前发布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相比,本年度发布的蓝皮书还专门开辟了《“十三五”趋势分析与政策展望》专题,分别从国际、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五个层面剖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内、外在表现、发展趋势和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