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下得去,留得住”——江苏发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借助本轮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江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县管校聘”制度,为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提供政策支持。

同时,江苏将由省级层面统筹开展乡村教师的定向培养计划。这是江苏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的一个创新,破解目前基层教育中最大的难题——留得住。

本报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江苏各地在2016年增加了一个“一把手”工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这一省级版的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此后半年,江苏省教育厅牵头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征求各地意见,得到了江苏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统计,江苏乡村教师目前总共约有26万人,这占到了全省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72万教师总数的36%。

江苏省教育厅巡视员杨湘宁2月24日表示,这一计划列入财政预算,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

26万乡村教师得到照顾

对于列入支持计划的26万人以及未来注入的“新鲜血液”,江苏将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杨湘宁对此解释,江苏纳入支持计划的乡村教师要比国家规定的范围更广。这是因为,国家规定的乡村教师是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如按此标准则江苏涉及到的教师数量非常少,因此从实践中界定为县(市)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区级政府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的教师。

从出台的6项具体政策措施看,最主要的两个抓手是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

江苏省人保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李志宇表示,总体上采用“加强”和“淡化”两个指导思想。如,对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乡村教师,取消本科后5年方可申报的要求;在发表论文、各级获奖、公开教学等“刚性指标”上,给予照顾。与之对应的是,强化了“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实绩和乡村任教年限”等指标的权重。

李志宇进一步解释,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乡村教师是担任多学科的教务,因此所学专业与申报学科、教师资格任教学科进行交叉认可、同等考量,以此提高基层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申报专业职称、特级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从教师转向行政管理职务等,应要有2年以上的乡村学校任教经历。

按照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将绩效工资分配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乡村教师倾斜。

江苏基础教育教师总数按照现行的编制标准来算已是满员。杨湘宁对此表示,对基层教育而言,诸如美术、体育、音乐、科学等学科的教师配置数量不足,因此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按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招录聘用教师,实行合同管理,建立相应的工资保障制度,其工资收入原则上不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如何“留得住”

借助本轮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江苏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县管校聘”制度,为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提供政策支持。

杨湘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掌握着编制,因此这意味着对教师的管理参照公务员体系,可以在本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且教师应当服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对教师实行“县管校聘”在实践中成效一般。有苏北某县分管教育的县委常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能将城市教师调入乡村去工作的数量非常少,调不动,因为很多人都有关系,能找到更高级别的人来打招呼。”

另有苏北县级官员表示,“每两年就会有一批志愿者来支教,费用是省里出的,但他们只追求‘完成任务’,一旦完成就全身而退,我们在基层对上面支持乡村教育感觉他们是来‘镀金’。”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多方采访看,乡村教师队伍“留不住”是最大的问题。

多位苏北地区的官员向记者介绍,“有不少教师是外市或外省的,毕业工作几年后就想方设法调走”。与之同时,凡是“留下来”的以女性居多。基层女性教师占比偏大为管理上带来挑战。

因此,杨湘宁表示,将由省级层面统筹开展乡村教师的定向培养计划。这是江苏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的一个创新,破解目前基层教育中最大的难题——留得住。

江苏计划从2016年高考开始进行四年制的本科培养,且放在提前批次招生录取,生源以县为单位,即户籍在有定向培养计划县(市、区)的考生,填报本县(市、区)乡村教师定向志愿,毕业后回本县(市、区)乡村学校任教。

从支持计划看,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在乡村学校连续任教不得少于5年。此前,江苏曾探索免费师范生计划,对按协议到苏北地区乡村学校任教的,省财政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杨湘宁解释,此两项计划可进行归并。

上述县委常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文件要求各县(市、区)要确保定向师范生有编有岗,但从实践看很难,“每年普通师范生毕业数量远超教师年度需求岗位,且5年期限约束没有实际效用。”(编辑 李二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