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商学院的这些学员基本都属于业界精英或者商贾巨子,这个人群的性格要素或与跑者特性相吻合。
本报记者 李伊琳 上海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进宋鸣办公室的时候,他刚“赶跑”了一场于冲绳举行的马拉松赛事,前一天刚回上海。
宋鸣,年过不惑,是国内板换领域知名企业——上海艾克森集团CEO。
“赶跑马拉松的圈子,大多是做企业的。或是民营企业家,或是企业高管。大概是这个圈子在经营企业过程中,会面临种种高强的压力,需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吧。”宋鸣说。
在金沙江路的办公室里,他左手抹了一圈黑得醒目的胡茬子,嘿嘿地笑着,露出一口白得发亮的牙齿,和黝黑的脸膛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外表看来,有一股浓浓的跑者或者户外的特有气质。
从减肥目的出发,到亲子休闲的一种旅游方式,宋鸣的马拉松,几乎成了一名马拉松赶跑的“瘾”者。
村上春树与“跑马”瘾者
“跑马”成瘾,犹如金庸武侠小说中段誉一样,在不知不觉中登峰造极。初衷应是出于减肥,和很多俊男靓女的出发点一样。
“176厘米身高,体重最高达到96公斤。”宋鸣自我揭黑,是一个大胖子,“跑步的初始是为了减肥。”
2003年3月之前,他尚在一世界500强企业做中国销售总监。做市场工作,免不了大吃大喝。在蒙古国逗留的两年来时间,禁不住羊肉的美味诱惑,更是大吃大喝,没想到体检结果发现,自己竟然高度脂肪肝。
“体检结果现在想想还后怕。”于是,他下定决心,用了半年时间,减了15公斤。体重轻了,真是觉得神清气爽。接着,去健身房请了私教,将体能锻炼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大概每周三次。
2004年,宋鸣在北京参加了第一次半程马拉松。从此一发不可收。
随后,陆续跑了上海、厦门、重庆、桂林、无锡、扬州、苏州等国内赛事,还跑了东京、柏林等国际赛事,虽然速度不快,属于蜗牛跑级别,和很多牛人比不了,但跑步已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跑步过程中,疲劳到一定程度,能感受到内啡肽创造的愉悦。网上解释,内啡肽是人体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肽类物质,除具有镇痛功能外,还有许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宋鸣说,此刻,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身体“嗨”到,不仅疲劳与酸痛尽消,还轻松到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更进一步,“跑马”之于他,已经达到关于情怀、思想,甚至触动了灵魂的境界。
将其精神送入“瘾者”之列的,是村上春树的一本书。
村上春树对他跑马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也如同他男神级别的精神领袖。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是个跑者,甚至为此写了一本书。他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自己。”这个曾经的酒馆经营者,33岁开始写作,20多年中,每天从不间断跑步,参加了无数次比赛。为跑步他戒了烟,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可以说,我也是因为这本书真正加入了跑者阵营。而对这本书,则百看不厌,中文版看完,又特地在国外买了英文版,现在出差时依然是我最爱的机上读物。”
2013年4月,宋鸣去加拿大参加多伦多马拉松之前,还特地买了50本送给身边好友,希望他们也能够爱上这项运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内啡肽创造的愉悦。
跑马圈子的膨胀逻辑
马拉松的圈子,不断在壮大。
从开始一个人跑步,到形成了一个30人左右的跑马圈子。他感觉,这个跑马人数的迅速提升,最明显的时间节点是在2012年开始。
“可能是潘石屹、冯唐等人加入产生的名人效应吧。”宋鸣分析。
因为商学院的这些学员基本都属于业界精英或者商贾巨子,这个人群的性格要素或与跑者特性相吻合。
比如跑者圈子,虽然也是一个圈子,但往往只是在群里交流心得,运动过后喝喝茶、聚个餐而已,往往和其它运动圈子不一样,不必要讲究共同协作等等团体性要素。
由于跑者速度与体能的差异,跑马者往往不会成群结队,而是独来独往,独自承担长跑途中的压力与欢欣。而这些企业家及其高管,往往也具备相对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各种压力的承受强度。
被称为“百马大叔”、现年已63岁的田同生,是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布道者,因为他的传播,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家都开始了这项运动,甚至很多企业邀请他作为公司顾问去向员工推广长跑运动。
比如,早上,当宋鸣打开微博,就可见潘石屹、郁亮、毛大庆等等大V都在跑步打卡。
另外一个力量,应该是商学院的推送。
比如,在戈壁举办的马拉松赛事,现在已经是第十四届了,商学院往往挑选强将参与比赛。其中中欧马拉松队,就蝉联了四年冠军。
而且,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盛行,也促使跑者队伍的迅速庞大。马拉松运动,虽然讲究个体的独战特性,但这个圈子也不乏给这些成员带来一定商业价值上的黏度。
而且,一个城市一场马拉松赛事,拉动的,起码是数亿元的GDP。对此,宋鸣以江苏无锡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为例评估。无锡赛事大约3万人次跑马者,这些参赛者本地不超万人,其他基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此间产生的交通费用、餐饮、消费每人平均起码在千元起。(编辑:辛继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