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9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诱导自体干细胞的再生潜能,形成具有视觉功能的新晶状体,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主要指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的晶状体混浊,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受患者年龄和相关并发症限制,大多数患儿在白内障手术后需佩戴和不断更换矫正眼镜。
中国中山大学刘奕志教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张康教授领衔的团队通过诱导内源性干细胞的再生潜能,来避免传统白内障手术中可能带来的多种问题。内源性干细胞是已经自然存在于受伤或疾病部位的干细胞。这一新方法无需在实验室培养干细胞后再移植到患者体内,所以不存在病原体传播和免疫排斥等潜在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人眼中的晶状体上皮干细胞能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产生更替的晶状体细胞。他们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不但可保留那些有助晶状体形成所需形状和功能重建的晶状体囊膜的完整性,还能有效刺激晶状体上皮干细胞的再生潜能,形成具有视觉功能的新晶状体。
在临床试验中,12名年龄为两岁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接受了上述新方法治疗,另有25名患儿作为对照组接受标准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新疗法的患儿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在术后3个月,采用新疗法的患儿都成功再生了晶状体。
张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人体组织或器官自体再生有可能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利用人体再生能力的再生疗法对未来疾病治疗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项新疗法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有关新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