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率领三位央行副行长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再次公开定调货币政策为“稳健、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继日本央行1月29日开启负利率后,3月10日,欧洲央行再出重拳,下调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至零,是历史最低水平;同时下调隔夜贷款利率和隔夜存款利率分别至0.25%和负0.4%。
而2016年以来,中国央行也通过一系列举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1月2.51万亿的信贷额,2月底的降准,以及频繁操作的通过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似乎都透露出央行货币政策即将全面宽松的信号,毕竟股市和实体经济都翘首企盼着央行放水。
但昨日,2月信贷数据公布,数据显示,与1月份“狂飙突进”式的增长相比,2月份信贷规模仅增加了7000多亿元,大大低于市场预期,比去年同期减少增近3000亿。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大涨,股市迎来了一次短暂的“小阳春”。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超发货币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陷入流动性陷阱。一方面是维持债务循环和庞氏融资滚动,资金大量沉淀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先后推升股市房市泡沫。
但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周小川否认了这一点,面对记者央行流动性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的质疑。周小川回应称,当前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在持续增长,这正是实体经济融资规模在增长的体现,目前的增长是正常额,总体来讲并不低。同时对货币政策做出定调:实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
而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从2月下旬开始,货币政策已经有了明显转向。“金融市场短期利率有上行压力,债券市场并不乐观。原因有二:首先,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明显,三四线也有上升势头,将进一步推升整体价格,信贷收紧是好事,可以防止房地产泡沫;其次,2月CPI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猪周期和禽肉价格周期导致的,可能要到5月以后才能有所变化,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货币政策不宜继续放松。”
对此,任泽平提出了同样的担忧,他表示,超发的货币天然地追逐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考虑到产出缺口、严重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将制约货币向PPI、CPI的传导程度,超发货币对资产泡沫的影响程度将远远大于实体滞胀风险。
此外,俞平康表示,美联储即将召开3月会议,根据目前美国GDP 就业和通胀数据一路向好,美联储即使不加息,也会传递出强硬的鹰派声音,这就会给人民币带来对美元的贬值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宜继续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