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烨作(人民图片)
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事实上,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化爱好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名保护,希望在地名中保存历史文化记忆,让地名丰富城市的空间与文化。
重点整治地名乱象
“这项工作是对长期以来我国地名乱象的一次大规模整顿,体现了国家对地名规范和地名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此次地名整治工作给予了肯定。
这次会议明确,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国家治理、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现象,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
据悉,此次地名保护和整治工作从2016年2月开始至2017年6月结束,分为动员部署、普查摸底、清理整改、健全制度、总结验收5个阶段。其中,清理整改工作原则上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
规范地名势在必行
李立国表示:“一些地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不规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热衷于起洋地名、乱改老地名的现象屡禁不止。”
例如,在成都的金牛区、锦江区、武侯区和成华区,分别存在着一条“银杏路”;在上海的黄浦区、奉贤区、浦东新区、金山区和崇明县,都有一条名为“人民路”的马路。在有些地方,三四条街道共用一个名字,甚至还有十余条道路取类似名字的现象,这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降低社会的运行效率。
洋地名在我国也屡见不鲜。例如“曼哈顿广场”、“加州1885”、“欧洲城”等许多取洋名的地方,大都是楼盘开发商为吸引眼球而为之。这些名字既无法提供有效的辨识性,也损害了当地的文化特质。
一边是不伦不类的新名字,一边是不断消失的旧地方。例如,民政部资料显示,仅1980年到2003年间,北京就有近40%的胡同地名消失。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地名文保成重头戏
早在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便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演变也经常与历史文化有关。竹立家将一些地名背后的古镇、古村比作象征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他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民政部应该下定决心对这些古村、古镇进行新的规划和研究,保存好这种文化的连续性。
而地名清理后面临的改名问题,也成为外界关注的又一热点。李立国表示,清理地名的同时,要坚决防止乱改地名,绝不能让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