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持续低迷的2015年,一家叫同方威视的企业逆风飞扬,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达34亿元。其中,外贸收入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98.5%。
“自主创新是威视的立足之本。”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栗志军这样描述企业的成功之路:公司目前已拥有包括世界第一套车载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在内的六项“世界第一”,在美欧多国获得产品准入的权威认证,还牵头起草了一项国际标准和三项国家标准。
诞生于一项“政治任务”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门渐渐开启,也是个走私猖獗时期。1995年,中国海关斥亿元巨资,购买了两套由英国宇航公司和德国海曼公司联合研制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查堵走私。
“威视也因此而生。”同方威视副总裁栗志军介绍说,当时主管外贸和教育工作的李岚清副总理,对清华大学攻克这项科研成果多次批示,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志气做出比进口货更好、更价优物美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
两年之后的1998年,威视交出答卷:威视研发的同类设备售价只有3000万元,仅一台便可为国家节省7000万。
当年,中国海关一次性购置40台威视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
2001年,公司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土耳其、泰国、巴西、哈萨克斯坦等纷纷大批量采购20-30台,就连国土面积小于北京市的以色列也分批采购了20台威视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
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迫使威视海外开厂。
2009年,威视波兰工厂投产,该国的订购量也从第一年的2套跃升为2015年的15套。
创新已成企业基因
同方威视是含着“清华”这把金钥匙诞生的。
“自主创新是威视的立足之本。”从大型到小型,从集装箱检测到人体安全检查,再到行李箱包及液体的安全检查,20岁的威视正在成为全世界提供最全面安检产品线的公司。
仅在大型集装箱检测这一项上,威视就有固定式、组合移动式、可移动式等多项产品,技术与设备依据客户需求不断升级。
如今,威视170多个品类的安检产品已经进入民航、海关、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公安司法、大型活动赛事等多个领域。单在国内民航的小型安检设备领域,威视连续三年在新增市场中占有第一的市场份额,去年还拿下了国内民航新增安检市场近60%的市场份额。
而新领域新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开发。
如针对铁路落石,威视开辟了在铁路系统对轨道上崩塌落石进行监测的新业务,并已在去年进入铁路系统运行、布防。
“CT的断层扫描技术将是行业未来的趋势。业内的同行都在研制,我们也走在了前列。”栗志军介绍,历经10年的叠代研发,威视于2014年推出的CT系列安检产品可望成为未来的新增长点。
以高端品为中国货正名
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安检领域,威视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名词:在非洲安检市场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在美洲市场占据市场份额50%以上,欧洲超过85%的国家采购威视的设备。
曾在20年前以1亿元一台的高价把安检设备卖给中国的英国宇航公司现今已不复存在。
而另一家德国公司恐怕不曾想到,在7年之后的迪拜“擂台赛”上,被一个问世不久的“无名小辈”一举击败。
谈起2002年11月的迪拜“擂台赛”,威视总裁办公室副主任程伟的言语中掩不住骄傲神情。
威视当时只有5岁,一年前才有出口海外市场的经验。在迪拜海关未主动邀请的情况下,威视自愿担负所有费用和责任,不远千里拉去新研发的安检设备,与7年前以亿元高价卖安检产品给中国海关的德国海曼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同场较量。
“美国的设备因为耐不住高温,还没开始就退出。集装箱先通过德国的安检车:没问题,放行通过。接下来,集装箱通过威视的安检车,警报响起,查出有夹层。迪拜人说,不可能,肯定是中国的车查错了,再试一遍。还是同样的结果。没办法,只好开箱验货。果然查出有夹层,里面藏了走私品。”程伟意气风发地说。
那也曾是威视的关键一战,在江湖上立下名号的一战。如今13年过去了,威视早已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各国的“擂台赛”上,并频繁中标,且数次以高价中标。“即将召开的巴西奥运会的安检招标中,威视已经中标两个项目。”栗志军信心十足地透露,后续也许还将继续中标。
同方威视的成长故事,也是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正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所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换,未来降更多依靠技术、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来拉动出口。
商务部数据也显示,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在总出口中占比达57.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