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央行MPA评估临近致融出谨慎 一季度末资金面持续趋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季度末的最后几天,资金面一天更比一天紧。

与过去不同的是,2016年起,央行开始采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取代原先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一季度末正是新规实施的第一个时间要点。基于此,此次资金面紧张表现出“非银金融机构感觉紧,而银行内部尚且稳定”的局面。

市场分析指出,除了受央行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影响,银行控制融出,还可关注到资金面紧张导致非银金融机构债券“去杠杆”。

“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2.8%都算便宜了,2.9%的也有。”3月30日,有券商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有资金中介表示,当天资金市场主要以同业存放为主,整体价格偏高,且没有丝毫宽松的迹象。

当日,Shibor2天期暴涨5.2bp至2.7300%,1月期限上涨3.75个bp至2.7665,隔夜和1天期分别上涨0.8和0.9bp。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新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指标体系包含七大方面,细分为14个指标,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流动性、资产质量、信贷政策执行等。评估为一季度一评,评估结果分为A、B、C三档,以此实行差别准备金利率(有激励有约束)。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广义信贷包含了信贷、委托贷款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借。在MPA体系下,信贷和委托贷款不可能腾挪,因此银行只能通过对非银金融机构拆解进行调节。

“由于季末MPA的监管,大银行就控制给非银机构出钱了。”有券商交易员表示,“非银机构持有较多信用债,而质押信用债对银行而言占用的风险权重较大,所以银行融出少了。”

有基金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资金面紧张,客观上也推动了非银机构债券去杠杆。

近日,监管部门调研基金机构的债券杠杆,特别是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作为出资方的情况。一时间,监管是否要推动“去杠杆”引起市场关注。

多名银行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资产荒”和本身转型背景下,银行理财要从资产持有型向交易型转变。在债券的配置上,随着信用风险的攀升,通过交易低风险低收益的债券,或者通过加杠杆,可以提高债券收益。但加杠杆的同时也面临着可能的流动性风险。

对于资金面的未来趋势,华创债券团队分析认为,即使度过了季度末的关卡,短期内资金面仍将继续受到考验。

在华创债券团队看来,4月面临超过5000亿元MLF到期,央行是否全部续作,存在不确定性。4月份也是常规的缴税高峰期,面临接近5000亿元的基础货币缺口。如果再考虑外汇占款下降以及法定准备金的补缴,估计资金缺口超过1.3万亿是大概率事件。(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