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 重新认识人口与经济、自然的关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宇 2016-03-31 08:55: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我看来,人口当然是影响资源环境的因素。但人口是不是导致自然资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这个要打问号。影响自然资源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人口规模只是一个方面。但我们现在常常过度聚焦这个方面,而忽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见习记者 王宇 北京报道

2016年1月1日起,关于修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施行。这个决定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为此,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把“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作为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3月29日,新的《河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婚产假延长、护理假新增等二孩配套措施落地。在此之前,“全面二孩”的配套政策已先后在京、津、沪、粤、浙、鄂、赣、新、晋、闽、青、川、徽、宁十四地落地。而鲁、苏、湘、渝、辽、吉、云、贵等地的计生条例也已进入审议。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将人口视作资源和优势,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人口要素提出的新认识。

“目前更为紧要的是改变人口问题的认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社会要对人口与经济、自然的关系要有新的认识。

人口发展面临结构问题

《21世纪》:生育政策的初衷是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目前我国人口发展主要面临怎样的问题?

李建新:目前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结构,有年龄和性别两个方面。

年龄结构上,就是少子、老龄化速度很快,问题突出。今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上年减少32万。统计事实说明低生育率形势比之前的普遍估算更低。二战以后,和中国差不多起点的国家有印度和印尼,我就老龄化程度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比较,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要差不多快他们10到20年。劳动力迅速短缺,就是年龄结构迅速失衡的结果。

性别结构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生性别比一直处在110-120之间,2015年性别比为113,偏离 104-107的正常值。

少子老龄化当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出生性别比失衡,因为累积滞后效应,现在变成婚配结构失衡,这就可能影响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人口结构是发展基础,这个基础内部严重失衡,人口就很难均衡发展,自然也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国防等方方面面。

“全面二孩”之后,谁将承担生育?

《21世纪》: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各地的生育政策全面转向对生育的鼓励。目前,有产假延长、增加护理假等各类措施。“全面二孩”推行中,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讲,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李建新:首先不会出现所谓的由农村地区带动的生育率反弹。

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就已经显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从基本的人口城乡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占比80%了。而从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即便是农村,也已经发展起来了。而西部地区所占的人口比例并不大。

接下来要看,现在是谁在承担生育?我们一般认为35岁以上就是高龄产妇了。35岁以下,其实就是80后、90后这个代际群体。这个群体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的生育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是这样,怎么还能假定他们还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奔着增加生育数量去呢?此外,就是极高的婚育成本。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生育率反弹,而是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已经与70后或者更早的50、60后完全不同了,而生育意愿一旦降低,很难人为地提升。

我们说,保证人口世代更替延续,总和生育率(指该国家或地区的育龄妇女按照当期生育水平渡过生育周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应保持在2.1左右,即更替水平。但现在,城市或较发达地区,有更高的包容度,婚育选择越来越多样。虽然现在推行了“全面二孩”,但将这部分人纳入考虑之后,想要整个生育达到更替水平,仍有难度。所以,生育政策完善步子应该更大,变控制管理为鼓励服务。

重新认识社会对人口与经济、自然的关系

《21世纪》:如何破除生育率反弹障碍?

李建新:人口的结构问题是积累型的。表现在年龄结构上是少子老龄化;表现在性别结构上是剩男剩女。问题,积重难返,因此不可能只靠政策调整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除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完善“全面二孩”的配套政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更新整个社会对于人口的认识。

我在课堂上问我的学生,提到人口想到什么,他们第一反应都是“多”。这如果只是事实陈述,当然没有问题。但再去追问,就会发现这背后隐含着“人口是负担”的价值判断。这个负担既是对经济发展,也是对资源环境。

这就涉及到人口与资源环境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界围绕“人口适度论”一直存在争论,究竟存不存在一个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承载力是多少?

在我看来,人口当然是影响资源环境的因素。但人口是不是导致自然资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这个要打问号。影响自然资源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人口规模只是一个方面。但我们现在常常过度聚焦这个方面,而忽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此外,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都是影响自然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几个因素起的作用非常不同。

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似乎如果不控制人口,自然资源就要到极限了。这种认识的前提就是人口和资源的关系是封闭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越多,人均越少。

但放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本来就处在开放世界,中国养活世界,世界养活中国,假定封闭是不实际的。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反省,说我们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生产和生活方式。

今年政府报告提出,“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整个社会对人口与经济、自然的关系要有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是破除障碍的根本办法。

(编辑:胡欣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wangyu@21jingji.com,huxx@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