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针对西部各省产业竞争力的报告最近出炉。
由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省经信委政策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西部产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下简称《评价报告》)在3月底对外发布。
该《评价报告》执笔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骆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西部各省“十三五”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更应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优势产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
《评价报告》主要根据“十二五”末的数据,分析了西部各省工业和部分服务业的竞争力现状及其产业竞争力差异。
“我们希望通过评价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分析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破解阻碍竞争力提高的突出矛盾,以探索提高西部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骆玲称。
在工业体系的评价中,《评价报告》显示,西部地区工业销售产值排序前10位行业,其销售产值占西部地区销售总产值的65.23%,但电力供应、有色金融粗加工和化学原料制造相关的行业占据7个。
“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工业仍以资源密集型行业为主,呈现出低端化、高投入、高消耗等特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骆玲称。
除传统工业,新兴产业也被列入考察对象。《评价报告》认为,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形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四个极核,重庆和四川则成为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中心。
《评价报告》称,在装备制造业方面,重庆的“交通设备制造业”在全国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七位;此外,四川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设备制造业”,重庆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名也较为靠前。
而在高技术水平制造业方面,重庆和四川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规模、资本和市场竞争力上具有一定优势,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位于第十位和第十一位;四川的“医药制造业”主要由于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位于全国第八位。
“目前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中低技术的矿产资源深加工行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技术行业和计算机、医药制造等高技术行业中,重庆、四川成为西部两极。”骆玲表示。
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投入
根据《评价报告》,目前西部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仍然较小,难以支撑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规模比重占绝大部分的传统制造业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增速保持持续走低,拉低了工业的效益,产业结构转型仍面临较大压力。
骆玲认为,西部产业转型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尽管传统产业当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和支柱,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如新材料离不开钢铁、有色、锡土、化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离不开现有制造业,现代生物要依托现有的医药业等等。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有7个是传统产业改造优化提升和衍生而成长为先进制造业的。”骆玲说。
课题组注意到,受产业基础、科技要素、创新人才等因素影响,西部部分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较难与当地工业体系很好的对接,对提升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压力较大。
骆玲建议,可以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植入到传统产业里,推动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比如纺织工业是老的传统产业,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便能使纺织工业推陈出新。
因此,“西部地区应该花大力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上,如钢铁、煤矿等传统产业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只有通过技改,才能够稳定地方就业率和税收”。
另一方面,《评价报告》也解释了对于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的必要性:这些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除了未来将面临资源极限之外,在没有先进技术支撑的情况下要面对生态化发展趋势,也使得可持续竞争力提升压力较大。
同时,骆玲认为,西部地区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应该理顺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西部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多数为政府所掌控的国资背景企业,未来需要优化配置,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liguo@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